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斗初高月未斜,五更清露净尘沙。
道边丛绕炉香立,多是耆人候翠华。
这首诗描绘的是黎明时分的景象,诗人杨士奇在扈从皇帝巡边至宣府的路上,注意到路边的细节。"北斗初高月未斜",写出了天色尚早,北斗星刚刚升起,月亮尚未完全落下,营造出清晨的宁静氛围。"五更清露净尘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清新,露水洗净了尘土,显现出道路的洁净。
"道边丛绕炉香立"则转向了人间烟火,路边的香炉静静地矗立,周围簇拥着丛丛花草,暗示着有人在此等候或祭祀,可能是当地百姓迎接圣驾的到来,"多是耆人候翠华"点明这些等待的人大多是年长者,他们满怀期待地守望着皇帝的仪仗队伍,"翠华"代指皇帝的车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扈从出行时的庄重与民间的热烈欢迎,体现了明朝时期宫廷与民间的互动以及对皇权的敬畏。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居庸关中四十里,回冈复岭度萦纡。
道傍石刻无人识,尽是前朝蒙古书。
红叶离离净可书,绿渠流水见游鱼。
老臣虚拜貂裘赐,一路阳和护属车。
山望鸡鸣势入云,下循仄径棘纷纷。
不辞涉险观遗碣,重是欧阳太史文。
关外初冬似早春,僧房犹见菊花新。
时平扈从巡边塞,宣府回銮只二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