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其一)

洁身辟忧患,中道逢丧乱。

弃置父母国,荆蛮任逃窜。

朱家匿季布,刘氏依王粲。

黄巾动地起,惊蓬随风散。

道闻剖竹者,衣冠委涂炭。

妻子纵剽掠,齿发从焦烂。

炊骨无坚攻,杀身诚祸瘅。

尸僵横路衢,我行旦复旦。

驱马入凤阳,流黄伤彼瓒。

靡靡行迈人,悠悠起长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七哀(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悲惨。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首句“洁身辟忧患,中道逢丧乱”点明了主人公原本追求清白自守,避免灾祸,却在人生中途遭遇了战乱。接着,“弃置父母国,荆蛮任逃窜”描述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故土,逃往偏远荒凉之地的无奈之举。通过“朱家匿季布,刘氏依王粲”这一典故的引用,暗示了在战乱中寻求庇护的艰难与不易。

“黄巾动地起,惊蓬随风散”形象地描绘了大规模起义的景象,如同狂风中的蓬草四处飘散,无法控制。接下来,“道闻剖竹者,衣冠委涂炭”揭示了官吏在战乱中的腐败与无能,百姓的生活陷入绝望。而“妻子纵剽掠,齿发从焦烂”则直接描绘了战乱中家庭成员遭受暴力侵害,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残酷现实。

“炊骨无坚攻,杀身诚祸瘅”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连食物都无法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岌岌可危。最后,“尸僵横路衢,我行旦复旦”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尸体横陈于街头,生活依旧在日复一日的苦难中继续。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哀(其二)

问君窜池阳,奚为久淹兹。

晨鸿志北向,有翼相背驰。

登山山绵邈,涉水水逶迤。

鲸鲵塞江海,狐兔舁京畿。

行行将易子,杀之持作糜。

采薪望空屋,得寸矜相持。

琼粒漂母惠,绨袍故人贻。

朗月照閒房,素琴光陆离。

别鹄变残形,徵音酸心脾。

无徒带长剑,嗤笑市中儿。

形式: 古风

七哀(其三)

明月夜何长,照我西城隅。

城隅切思妇,长叹充幽居。

执箕方五日,插羽徵军书。

良人凿凶出,锦臂帖飞鱼。

西贼动盈万,我军三百馀。

半死桐城下,湖松尽丘墟。

恶梦乘因来,阴风与之俱。

念此独傍徨,傍徨方踟躇。

昔日怀春鸟,今焉失水鱼。

倾耳聆斯言,游心悲何如。

形式: 古风

婆侯戏韵效宫体寄侍御梁仲玉

东粤古扬州,新年竞冶游。

月规麋作镜,人叠綵为楼。

百花装宝树,万舞杂名讴。

逐电骄花马,垂星服幰牛。

穗石神羊观,坡山古渡头。

结友皆无忌,邀欢尽莫愁。

倾国复倾城,千金一笑轻。

逢场先作戏,遇酒辄忘酲。

翠袖衔恩割,鱼肠任侠行。

面粉分何晏,眉山蹙长卿。

书裙邀大令,捉麈倩宁馨。

鲛镫连海市,鳖岳擎天起。

熏愁苏合香,洒醉蔷蘼水。

琵琶弹木鱼,锦瑟传香蚁。

鬼面饰丹铅,仙袂飘纨绮。

三条鞚似云,九陌平如纸。

宵分兴转酣,车马更骖驔。

跳丸挥玉剑,走索上烟岚。

降龙还伏虎,狰狞百兽舞。

巴蛇蜕象骼,神鲲振鹏羽。

天门斩鬼伯,地狱降魔主。

幻人出化城,天梯灭金炬。

玉兔媵灵娥,游鹿胎仙女。

歘讶泰山倾,流观沧海竖。

鸟兽亡其曹,鱼龙相嘘乳。

官山神珥蛇,府水王驱雨。

争看火树回,莫惜玉山颓。

尧蓂初满荚,舜琯乍飞灰。

风吹长乐漏,花落寿阳梅。

北斗低秦岭,东星上汉台。

王孙游未返,公子讵归来。

并辔元宵马,同心长命杯。

民谣歌乐只,圣寿赞康哉。

独有供驴令,难容司马才。

形式: 古风

诃林净社考祠粤东文献寄呈香山夫子

正声寝周辙,王化成骀堙。

栖栖鲁素王,返卫弥昭宣。

秦灰掩遗烈,鲁壁垂空筌。

楚音汇贞奏,哀怨剧兰荪。

枚傅浚洪澜,建安疏流泉。

六代雕虫工,三唐载雉妍。

繁音促代运,佻巧伤和平。

宋元宝词曲,稊稗莓原田。

遂令犬羊音,变我仪凤悬。

黄钟閟玉尺,浮罄吝金渊。

礼失信谋野,交南奕蝉联。

重华遗箫韶,九成焕中天。周颂陈雒宫,杨生表河?。

曲江倡正始,神物应期还。

贞箓祚皇嘏,龛胡戡时愆。

铸采受九牧,播芳釐二南。

典籍厉高唱,文裕富瑶镌。

秘书繁斧藻,司空镂丹铅。

比部濯涟漪,宫坊洁玙璠。

蜚英诃子国,载笔虞翻园。

金标逴云汉,浮屠凌玑璿。

优钵净瑶砌,菩提冒雕椽。

笔授彯文儒,风幡帜词源。

代工不整遗,悢悢中心悁。眷言二三子,披荆尌荒?。

千龄无遐轨,懬世若比肩。

鸣鹂恋俦匹,元龟昆前贤。

薄言蠲尸祝,女墟离奎躔。

词命善妒世,束发褢迍邅。

懋草不可鞠,幽兰终弃捐。

兴文属夫子,明德荐馨牷。

金鉴韫龙图,玉符漱麟编。

百粤缵韶风,太和弹羲弦。

补衮乐周宴,钓璜遵渭川。

玉振萃前修,朱花开夕鲜。

停云如可溯,植我匡山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