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

不道愁中生白发,也知客里对黄花。

凄凉正是陶元亮,有酒无钱何处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寄友》由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感慨。

首句“不道愁中生白发”,诗人以白发的生长隐喻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愁苦,表达了时间无情、岁月催人的感慨。同时,“不道”二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自嘲,暗示了诗人面对时光荏苒、年华老去的无力感。

次句“也知客里对黄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黄花,即菊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同时也寓意着秋天的萧瑟与离别。诗人身处他乡,面对秋日的黄花,不禁勾起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哀叹。

后两句“凄凉正是陶元亮,有酒无钱何处赊”,诗人将自己比作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态度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诗人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有酒无钱何处赊”不仅反映了诗人经济上的困窘,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他在精神层面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比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诗人的境遇而唏嘘。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戏简叔向陈先生朋南阮君

名动竹林惟阮籍,气吞湖海有元龙。

相逢一醉思茗饮,细故不留云梦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酬李适庵

谩笑人生有底忙,读书坚坐白云房。

孙阳未遇骐麟老,空厄盐车太上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酬间上人

潮退沧江露石矶,生缘千古一天衣。

葛藤牙蘖依前长,影落长空寒雁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和槐堂李先生韵(其一)

人生离别将奈何,沧江渺渺山峨峨。

山花乱红江水碧,水流花谢春愁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