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四首(其四)

茶烟半榻书连屋,幽深别开池馆。

柳下惯维船,记柴门曾款。

陂塘秋未老,正风里、露华香满。

几蹋槐花,几题桐叶,鬓丝偷换。金粉。

忆南朝,移家后,定有新诗盈卷。

高阁枕江流,卷涛声不断。

梦游思往事,尽分付、传神翠管。

写故园一片斜阳,怕暮鸦啼乱。

形式: 词牌: 徵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茶烟缭绕、书屋相连、池馆幽深的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茶烟半榻书连屋,幽深别开池馆",将茶香与书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柳下惯维船,记柴门曾款"两句,回忆起过往的舟行与访友经历,透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陂塘秋未老,正风里、露华香满"则描绘了秋天的陂塘景色,风中飘散着露珠的香气,充满了生机与清新。

"几蹋槐花,几题桐叶,鬓丝偷换",诗人通过踏花、题叶这些细节,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金粉。忆南朝,移家后,定有新诗盈卷",回忆起南朝时期的繁华与变迁,以及自己在迁徙之后创作的新诗,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最后,"高阁枕江流,卷涛声不断"描绘了高阁临江的壮丽景象,涛声不绝于耳,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力量。"梦游思往事,尽分付、传神翠管",诗人通过梦境回顾往事,借助翠管(即笛子)传达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九首(其一)

翠乡不暖行云梦,如今画屏遮断。

霜咽疏钟,风沈断漏,依旧谢娘难见。

凉宵曲宴,只月满楼空,舞慵歌倦。

痛惜前欢,砑光裙上茜香满。

佳期容易间阻,自从云汉隔,天远人远。

烛扣闲情,船筝夜约,分付乱蛩新雁。

谁怜瘦减,料孤负年年,绣衾罗荐。

愿作红绡,揾盈盈泪眼。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九首(其二)

金铃犬吠笼鹦睡,纱窗骤添寒绪。

斗帐围香,篝灯倚暖,预觅探春新句。

吟情正苦,更索索疑风,萧萧似雨。

谩捣红冰,相思却到断肠处。

东阑有人步玉,恨铺平藓径,好事偏阻。

雁阔书稀,乌栖檐静,冻涩五更更鼓。

才听又住,怕压损阶前,小梅一树。

向晓开帘,漫天都是絮。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九首(其三)

湿云初放红楼晓,丝丝雨残犹陨。

淡写山眉,轻笼日脚,笑我清游无分。

余寒尚紧,恁绕过春分,海棠吹尽。

忽忆苏堤,香泥多少袜尘印。

闲愁几番自遣,一鸠啼午寂,难寄芳讯。

小市评花,幽坊换酒,谁念鬻茶风韵。

蟾蜍砚润,记采壁题名,旧时疏俊。

待约明朝,刺船应未稳。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九首(其四)

画眉唤客停船暮,空祠尚临寒渚。

络径藤荒,支亭石断,茆屋两间谁住?羊裘在否?

算如此青山,尽容渔父。

剩我闲来,绿尊聊为酹芳醑。

登临试寻旧迹,是参军去国,晞发歌处。

七里滩声,一江帆影,阅尽斜阳今古。

天涯倦侣,问何日归休,再盟鸥鹭。

只恐先生,厌人行役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