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寒冷的冬日景象,通过对岁末时节、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语言沉郁,意境苍凉,充分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岁暮阴阳催短景”通过对日照变短的描写,表现出时光飞逝、年关将至的氛围。紧接着,“天涯霜雪霁寒宵”则具体描绘了严冬的寒冷和夜晚的清冷,设置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中的“五更鼓角声”,传达出战争的紧迫感;而“三峡星河影动摇”则让人联想到天地万物在战争中的不安与变动。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中间两句“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人民的悲惨遭遇。“野哭”与“夷歌”都是对战争造成的破坏与苦难的生动描绘。
最后,“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生命和历史比作了即将消逝于尘土中的“卧龙”和“跃马”。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人事依依漫寂寥"则是对过往繁华如今已成空谷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氛围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动荡时世的忧虑与哀愁,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
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
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
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几群沧海上,清影日萧萧。
曙角凌云罢,春城带雨长。
水花分堑弱,巢燕得泥忙。
令弟雄军佐,凡才污省郎。
萍漂忍流涕,衰飒近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