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柝

寂寂深宵漏转时,闲窗断续柝音宜。

一番乍带残钟远,几处微随画角移。

霜下寒声情切切,枕边清夜梦迟迟。

街头巷口来还往,凛冽凄风动客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夜中寒柝声的凄美与孤寂。首句“寂寂深宵漏转时”,以“寂寂”二字开篇,营造出深夜的静谧氛围,而“深宵漏转”则点明时间的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延续。接着,“闲窗断续柝音宜”一句,将听觉与视觉结合,通过“闲窗”与“柝音”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深夜的寂静与柝声的悠长。

“一番乍带残钟远,几处微随画角移”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动态描写的手法,将柝声与钟声、画角相联系,不仅展现了声音的多样性和时空的转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其中,“乍带残钟远”描绘了柝声在远处与钟声交织的情景,而“微随画角移”则表现了柝声在不同地点的轻微变化,两者共同构成了深夜特有的音乐画卷。

“霜下寒声情切切,枕边清夜梦迟迟”两句,将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相结合,通过“霜下寒声”和“清夜梦迟”这两个意象,既描绘了寒冷的夜晚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情切切”和“梦迟迟”分别从情感和梦境两个层面,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街头巷口来还往,凛冽凄风动客思”两句,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通过“街头巷口”的动态场景和“凛冽凄风”的自然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冷清与孤独,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远方和他乡的联想,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寒柝》诗通过对深夜柝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寒冷,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孤独时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敏感感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炙砚

砚寒下笔笔锋迟,炉火初薰冻解时。

片石甫经春气得,微波旋觉墨云滋。

轻烟活泼生金井,清水和濡到玉池。

最喜余曛书案绕,生花管灿紫绡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惠山十六咏(其一)黄公涧

步上龙山石径中,苍梧翠柏映晴空。

朝时且看黄公涧,转眼风光便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惠山十六咏(其二)石门峰

石壁分开造化机,仙踪谁识是耶非。

游人至此空翘首,犹忆文庄对夕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惠山十六咏(其三)少保祠

万古忠忱节烈遗,傍山深处有专祠。

人间祸福传消息,淡月三更夜梦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