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贞所作的《承召寄弟彦昭宣化主簿》。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联“龙泉拂拭暗频看,暮倚危楼十二栏”,以龙泉剑比喻自己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珍视与期待。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眺望着远方,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颔联“钟鼎可人投笔易,文章有用济时难”,运用了钟鼎和投笔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与放弃之间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渴望通过文章来实现济世救民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又深知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
颈联“望中云树鸿音杳,梦里池塘草色寒”,通过云树、鸿雁、池塘、草色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在现实中,他无法找到知音,只能在梦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尾联“昨夜使星见南极,鹗书愧到子陵滩”中,“使星”指的是官员出行时所乘之车上的星象标志,“鹗书”则是指古代选拔官员的文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自责与遗憾。尽管昨日还见到了象征升迁的星象,但想到自己未能达到像严子陵那样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境界,心中不免感到愧疚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