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植伫华滋。
地偏或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江边景象。"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植伫华滋"一句中,“濯锦”即“濯锦江”,是唐代名将岑彭所居之地,这里用来指代那片美丽的自然环境;“木有桤”则点出了特定的树种——桤木,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欣赏。"小园封植伫华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地偏或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这里提到的“桓魋伐”指的是汉代名将桓温的故事,桓温因军事失利而被免官,这里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功名富贵的超然态度。而最后一句中的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清贫和高洁著称。诗人通过与之相提并论,显示出对同道中人的理解和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越功名利禄的心境。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贺兰溪上几株松,南北东西有几峰。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坐从容。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一日东冈上几回,百重云水隔苏台。
遥知别后诗无数,黄犬归时总寄来。
数篇持往助欢咍,想见封题手自开。
春草已生无好句,阿连空复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