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面对倭寇侵扰的情景,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首联“徐吴收战马,闽粤遂夷歌”以徐吴两地收兵备战的场景开篇,暗示了战争的迫近,同时也预示着南方地区(闽粤)将要面对的严峻挑战。接着,“水斗潮难至,郊寒垒渐多”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战争的激烈与不断扩展,同时也表现了防守力量的逐渐增强。
“鲸鲵今未灭,舟楫问如何”则表达了对敌人的威胁仍未消除的担忧,以及对如何应对这一威胁的疑问。最后,“尔辈看铜柱,中原有伏波”两句,引用历史典故,铜柱象征边疆的标志,伏波则是指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他曾在南征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这里借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即希望有如马援这样的英雄能够出现,带领人民抵御外侮,保卫国家。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也有对未来胜利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