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渊明抱节,不渝风雨。为米折腰,颇厌艰阻。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希踪前贤,寤寐倾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陶停云(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贤渊明抱节不变的崇敬之情,并通过自身的处境与之产生共鸣。
“渊明抱节,不渝风雨。”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所仰慕的对象——那些在任何困难和逆境中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的人。这里的“渊明”指的是古代的贤者,而“不渝风雨”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坚贞不屈的品格。
“为米折腰,颇厌艰阻。”诗人通过自况,描述自己为了生活所迫而劳碌奔波的情状。“为米折腰”意味着因为赚取仅够糊口的钱财而身心俱疲,而“颇厌艰阻”则表达了对这种艰难困苦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厌倦。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此句描绘了诗人归家后在简陋的居所中仰望着孤零零的松树,手抚其上,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情感寄托和内心的寂寞。
“希踪前贤,寤寐倾伫。”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向往之情,以及在梦寐之间也难以自拔地沉浸于对他们的追思中。这里的“希踪”意味着希望能跟随或达到古贤的境界,“寤寐倾伫”则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向往之情即便是在梦中也不愿摆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艰难的现实与古代贤者崇高的节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和超越自我的渴望。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眷兹衡宇,草树溟濛。坐对五柳,遥望九江。
亦足寄傲,东轩南窗。独恨无人,载酒相从。
鸡黍经年契阔,池台落日登临。
千里空劳回首,一樽谁与论心。
一径草深迷路,万点花飞到天。
明日定知春去,祇今便是残年。
九月二十六,公相纪生辰。
橙黄橘绿时候,天气暖于春。
奎画有堂辉焕,中著台星一点,长伴寿星明。
衮衮有家庆,未羡古徐卿。谢元枢,营绿野,避洪名。
六年裁剸国事,曾费几精神。
歇了傅岩霖雨,闲了孤舟野渡,旒冕合知心。
吾道苟尊尚,元不在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