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
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
这是一首表达对时事的忧虑和批判之声的诗句。"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描绘了一幅农村荒废、人民失去生计的情景,"霜"指的是秋天的寒霜,而"绝粮"则意味着没有了粮食,"厄于陈"表明是长时间的饥饿。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
接着的"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中,“伯奇”和“仲尼”都是古代圣人的名字,此处借用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暴行。"父逐子"形象地表达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而"天戮民"则暗示这种行为触怒了天道,会受到天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暴政的愤慨。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东行值伯伦,西去逢无功。
不知何国土,疑是醉乡中。
青牛先已去,白鹤久方归。
若欲分优劣,老聃贤令威。
不必杯棬性,安能桎梏身。
谁知千载下,有个葛天民。
洞达开堂奥,荒唐说刹尘。
儒醇明告子,释黠热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