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
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与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草著愁烟似不春",这里的“草著”意指野草萋萋,"愁烟"则是形容心中的忧伤如同迷雾一般,这两者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春天本应生机勃勃却不见踪迹的情境,或许暗示着某种美好已逝,令人感到悲从中来。
"晚莺哀怨问行人",这里的“晚莺”可能指的是黄昏时分的蝉鸣声,而“哀怨”则形容一种深切的忧伤和不满。诗人借助蝉鸣之声,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的追问,或许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留恋。
"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这两句诗则将主题引向了历史上的美人——昭君。这里的“一种”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花草,而“埋香骨”则隐喻着时间流逝后事物的消亡。"犹胜昭君作虏尘",则是说即便是昭君这样历史上的美人化为灰烬,也比不上这种已经消失在时光中的花草。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表达了一种对逝去事物的无尽怀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可奈何。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深情怀念,同时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一种感慨。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万仞峰排千剑束,孤舟夜系峰头宿。
蛮溪雪坏蜀江倾,滟滪朝来大如屋。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
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
怨莺新语涩,双蝶斗飞高。
作个名春恨,浮生百倍劳。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
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