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十)

识得庐山五老峰,个中何地不相逢。

舌头无骨随人转,熨斗煎茶铫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庐山五老峰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哲理。诗人通过“识得庐山五老峰,个中何地不相逢”这两句,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相互联系、无处不在的深刻理解。庐山五老峰作为自然景观的象征,暗示着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接下来,“舌头无骨随人转,熨斗煎茶铫不同”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中关于心性与外在事物关系的思考。舌头无骨,意味着心性不受物质形态的束缚,能够随缘应物;熨斗与煎茶铫的不同,象征着面对同一事物时,人心态和方法的多样性。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内心的自由与开放,也强调了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适宜行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传达了禅宗中关于宇宙观、心性与行为的关系以及顺应自然、灵活应对的生活智慧。它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宋朝禅宗文化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十一)

溪头杨柳未堪折,岭上寒梅已过时。

欲赠行人无所有,为君拈出岁寒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十二)

祖师心印没遮藏,一句临时要厮当。

莫谓座间人不识,台星炯炯照虚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十三)

扫地泼水相公来,人人明镜挂高台。

碧油幢下呵呵笑,青眼何妨特地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十四)

寒山痴里放奸,布袋闹中打鬨。

众生业识茫茫,几个眼睛定动。

要知祖师妙门,毕竟不离日用。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