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水濡须百里间,举头遥见水西山。
微波不动又终日,安得扁舟送我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一水濡须百里间",表达了水面广阔,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远处,使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举头遥见水西山",则表现了诗人抬头望去,远方的山峦清晰可见,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接下来的"微波不动又终日",描写的是江面平静无波,一天中几乎没有风浪,这种宁静安详令人感到心情舒畅。最后的"安得扁舟送我还",诗人在此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能有一叶轻舟,将他送回故乡或心之所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白江州熟人炊玉,竞说前年斗万钱。
何事农夫太庸鄙,欲将豚酒谢苍天。
稻花时候一犁雨,天意从人无间然。
我亦摧颓穷甚矣,烦君试考小行年。
秋风鸣玉雨疏疏,嫩绿临窗半卷舒。
似是相知慰牢落,朝来肯寄一缄书。
宿雨飞花阻撷芳,寄题端欲为增光。
何时登揽快晴日,瀹茗挥毫看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