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二首(其四)

漫漫秋夜长,四壁凉风烈。

空庭流熠耀,高树号鶗鴂。

仰视玉绳垂,众星烂成列。

志士多悲心,忧来不可绝。

俯仰念昔游,流睇双龙阙。

同时有旧好,高举翔寥泬。

昔为雷与陈,今为秦与越。

永怀平生心,风尘非所阅。

麾手谢故人,长当从此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漫长秋夜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漫漫秋夜长”直接点出季节和时间的特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长的氛围。接下来,“四壁凉风烈”则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孤寂。

“空庭流熠耀,高树号鶗鴂”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明亮的光点(熠耀)与高树的哀鸣(鶗鴂),形成鲜明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仰视玉绳垂,众星烂成列”描绘了诗人抬头望天的情景,玉绳星的垂挂与星空的璀璨,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或许象征着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志士多悲心,忧来不可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作为志士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无法摆脱的忧虑。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俯仰念昔游,流睇双龙阙”通过回忆过去的游历,以及眺望皇宫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权力中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同时有旧好,高举翔寥泬”描述了与昔日好友的分别,以及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就的情景,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个人际遇的无奈。

“昔为雷与陈,今为秦与越”运用历史典故,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比喻为古代的盟友,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永怀平生心,风尘非所阅”表达了诗人对平生理想的坚守,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体现了其高尚的精神追求。

“麾手谢故人,长当从此决”则是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坚定选择,充满了决绝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友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古意十二首(其五)

迢迢百尺楼,下俯长安道。

上有狭邪人,玉颜一何姣。

当户理琴歌,沉汉悲清晓。

本以倚门姿,委心结宴好。

良人逝不归,忧伤难独老。

顾匪姬与姜,悠悠亦何保。

形式: 古风

古意十二首(其六)

湛湛江湘阯,萧萧芳树林。

褰华思有赠,馨香盈我襟。

美人渺千里,欲致无依因。

江寒风已厉,旷望愁人心。

且复置怀袖,聊以襞锦衾。

形式: 古风

古意十二首(其七)

瞻彼泰山岑,厥有孤生竹。

冉冉捎云霓,亭亭上岩谷。

凄凄岁欲寒,盈盈华色绿。

凉风振层阿,音响如哀玉。

高节抱贞心,可折不可曲。

顾见女萝枝,绸缪附乔木。天霜降严威,零落成朴?。

所以君子心,邈然自结束。

形式: 古风

古意十二首(其八)

我行秋江曲,睹彼蕙与兰。

紫茎发绿叶,秀色若可餐。

芳馨随风转,郁烈不能干。

采采不盈掬,思以遗所欢。

所欢在天杪,道路阻且难。

弃置委空谷,将随百卉残。

佩帏岂不充,无乃蒯与菅。

兰芳非有待,所佩诚足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