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书;行仁义事。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句诗出自宋代学者朱熹之手,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通过学习圣贤的经典著作,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践行仁义之道。"读圣贤书"强调了知识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读书是为了理解并实践其中蕴含的智慧与道德准则。"行仁义事"则表明了行动的价值,即不仅要懂得道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爱与正义,将道德观念付诸实践。

整体来看,这句诗倡导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统一性。它鼓励人们不仅在精神上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以此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书履

行必履正,无怀侥倖。

形式: 四言诗 押[梗]韵

书砚

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形式: 四言诗 押[陌]韵

书锋

忍之须臾,乃全汝躯。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书杖

辅人无苟,扶人无咎。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