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江亭晚眺》由唐代诗人觉隐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边黄昏景象。
首句“独隐清江秋思长”,开篇便点明了地点与季节,清江之上,秋意渐浓,诗人独自一人,心中涌动着悠长的思绪。这里的“独隐”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孤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
次句“晚潮初上水亭凉”,将视线转向水面上,晚潮刚刚开始上涨,带来了阵阵清凉。水亭之上,凉风习习,与秋日的寒意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第三句“海门云起双峦暝”,视角再次转换,描绘了远处海门处云雾缭绕,双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幽暗。这里运用了“云起”和“双峦暝”两个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
最后一句“一抹银花影夕阳”,将目光聚焦于江面,夕阳的余晖洒在江水上,形成了一抹银白色的光影。这不仅是对夕阳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是对整个画面情感基调的升华,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边黄昏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含哲思的意境,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