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其一)赋得白荷花瓣,和午诒

不绯不紫,是榜眼、莲花一瓣。

与脉望圈儿,香芸叶子,好结书中伙伴。

露冷瑶房轻轻坠,了不觉、粉痕销减。

将妃子玉鱼,剖为双佩,宛如冰片。谁见。

无情晓月,柳边低黯。

算玉叶云纤,鹤翎雪大,无此瑶花峭茜。

书寄朝云,叠为方胜,也似素罗香软。

待唤取、白下莫愁艇子,与侬方便。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二郎神·其一》,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樊增祥。诗人以白荷花瓣为主题,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出一种高洁雅致的意境。

"不绯不紫,是榜眼、莲花一瓣",诗人形容花瓣洁白如玉,如同科举考试中的榜眼,纯洁无暇。接下来,他将花瓣与脉望(古代的一种香草)和香芸叶子相提并论,暗示其芬芳与书卷气。

"露冷瑶房轻轻坠,了不觉、粉痕销减",描绘了花瓣在清晨露水中的轻盈飘落,仿佛不带人间烟火,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妃子玉鱼"被剖为双佩,进一步强调其冰清玉洁的品质。

"无情晓月,柳边低黯",用晓月和柳树的暗淡映衬出花瓣的孤寂之美。诗人接着赞美花瓣的色泽,认为即使如玉叶云纤、鹤翎雪大,也无法与白荷相比。

"书寄朝云,叠为方胜,也似素罗香软",通过书信和折叠的方式,表达对白荷的喜爱,将其比作柔软的素罗,意蕴深厚。

最后,诗人期待能借助"白下莫愁艇子",将这份对白荷的欣赏之情传递给他人,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白荷花瓣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郎神(其二)赋得一百年前白荷花瓣,和午诒

百花落尽,只榜眼、莲花长好。

甚老去张郎,脸霞红褪,犹著白衣待诏。

千岁辽东霜翎鹤,算十倍、雪儿难老。

嗟碧海有桑,华池无藕,损人怀抱。偷照。

瑶池翠水,宛然风貌。

想玉蝀桥边,十全天子,曾见风清月晓。

千朵鲜明,南宫夜景,一旦玉荷如扫。

且拾取、旧日琪花一片,佛前微笑。

形式:

玲珑四犯(其一)再和午诒白荷花瓣

榜眼莲花,早忏尽红情,暗渍冰麝。

素靥含娇,禁得伯时描画。

西子粉爪留痕,恁摘得、玉瓢无靶。

想弄花、香满罗衣,和著玉人归也。

归来检点鲛妃帕。与书中、银蝶同化。

天然一剪瑶池雪,那逐绛桃偷嫁。

绝似新月纤纤,奈软玉、瘦无一把。

怕自今步步生莲,不在石榴裙下。

形式:

玲珑四犯(其二)再和午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榜眼莲花,早历尽中书,廿四番考。

太素光阴,三万六千过了。

曾见五世鸳鸯,一辈辈、白头双笑。

记一年、一阕菱歌,红豆金箱不少。

那回偷采芳龄小。叹莲娃、生子都老。

藏身粉指青编里,也抵中山一觉。

依旧浅水蓬莱,想玉面、皱纹羞照。

忆折梅同下西洲,犹是玉台初稿。

形式:

菩萨蛮(其一)池上

南山晚黛青于柳。柳梢新月黄于酒。羽扇鹤翎花。

角巾冰片纱。日斜池上立。影似松身直。

波面一花新。娇黄十字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