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吴屯侯的《舟泊龙江》描绘了一幅江上漂泊者的画面。首句“飘泊终何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的深深感慨,暗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接着,“征帆日趁流”写出了船只顺着江流前行,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随波逐流。
“鸟飞江驿暮,人到石城秋”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凄凉,黄昏时分鸟儿归巢,而诗人却在秋天的石城停留,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季节的更替。下联的“市火浮孤棹,渔歌出远洲”则描绘了夜晚江面的寂静,远处渔火点点,渔歌悠扬,更显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停沽休借问,长记柳边楼”,诗人决定不再打听外界的信息,只愿长久记住那柳树依依的岸边楼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藏,以及对当下漂泊生活的淡淡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漂泊体验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