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园林景象。诗人王鏊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回洲、枉渚、沙汀以及远处东山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郁郁葱葱的松楸树不仅映入眼帘,更成为了诗人在此建造幽亭的绝佳选择。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通过“郁郁松楸长在目”一句,诗人将视觉感受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对自然之美的深切共鸣。而“好于此地著幽亭”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意图——在这样的美景中,建造一座幽静的亭子,以供自己和他人在此休憩、赏景,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也传达了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