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午节感怀

蒲酒家家,年光又是逢重午。彩丝角黍。

俗尚沿荆楚。佳节年年,总在他乡度。添愁绪。

汀兰岸杜。绿遍天涯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午节感怀》由清代诗人张友书所作,描绘了端午节时分的感怀之情。诗中以“蒲酒家家”开篇,点明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饮菖蒲酒,预示着节日的氛围已经弥漫在每个家庭之中。紧接着,“年光又是逢重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轮回,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

“彩丝角黍”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端午节的另一传统——佩戴五色丝线和食用粽子(角黍),这些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色彩,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通过“俗尚沿荆楚”,诗人提到了端午节源于古代荆楚地区的习俗,强调了这一节日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

“佳节年年,总在他乡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度过端午节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佳节本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诗人却只能独自一人,远离家乡,这种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感,使得节日的欢乐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最后,“添愁绪。汀兰岸杜。绿遍天涯路。”诗人以景结情,通过描写绿意盎然的汀兰、岸边的杜鹃花以及延伸至天涯的道路,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邃的意境。绿意虽美,却也映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愁绪,仿佛那无尽的绿色之路,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表的愁绪。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将端午节的习俗与诗人的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又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40)

张友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少年.寄罗耦廉外甥

飞鸿时序,夕阳门径,西风庭院。

秋光宛如昨,惜吟诗人远。一曲阳春词独擅。

诉平生哀怨。年来可相忆,算多时不见。

形式: 词牌: 忆少年

浪淘沙.听蟋蟀有感

深坐意悠悠,新月如钩。

淡烟花影小窗浮,底事添人羁旅恨,吟尽清秋。

唧唧总无休,问尔何由,为伊憔悴五更头。

转念浮生真大梦,著甚闲愁。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西江月.九日忆兄妹

绝少催租风雨,秋光宛似春光。山容明净不须妆。

满眼秋高气爽。回首故园兄妹,怕看鸿雁成行。

可怜辜负好重阳,开遍黄花谁赏。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真珠帘.客中感怀,示儿辈

风鸣檐铁惊人寤。更啾啾唧唧、阶前蛩语。

忧患馀生,尝遍世间辛苦。

老至尚居人庑下,叹客里、光阴虚度。谁顾。

似孤鸿天际,北来南去。尔辈,文章非误。

便荠盐憔悴,奇怀休负。鸾凤暂羁囚,岂山鸡为侣。

我已年花将六十,依旧是,累缘儿女。凝伫。

待祖鞭先著,慰余迟暮。

形式: 词牌: 真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