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景周抚干(其二)

杨柳青已絮,芍药红方葩。

诗随去帆东,春风属谁家。

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赊。

小德最怜渠,丹颊三髻丫。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杨柳已经飘起白色的绒絮,芍药才刚刚绽放出红色的花朵。
我的诗随着远去的帆向东飘去,春风又属于哪个家园呢?
音律稀疏,时光飞逝如日月疾驰,视野狭窄,天空显得辽阔无边。
我最喜爱那些品德虽小却惹人怜爱的人,他们面颊红润,发髻上还有三个小丫角。

注释

杨柳:柳树。
絮:柳絮。
芍药:一种花卉。
红:红色。
方葩:刚刚开花。
诗:诗歌。
去帆:驶向远方的船帆。
东:东方。
春风:春天的风。
属:属于。
日月:太阳和月亮。
駃:迅速。
目短:视野狭窄。
天宇:天空。
赊:辽阔。
小德:微小的美德。
怜:怜爱。
渠:他/她(古时第三人称代词)。
丹颊:红润的脸颊。
三髻丫:三个小丫角的发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杨柳青已絮,芍药红方葩",通过对杨柳飘絮、芍药初绽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诗随去帆东,春风属谁家",诗人将自己的诗篇比作随风东逝的帆船,表达了对友人赵景周的思念,暗示春风中弥漫着离别的感伤,不知这美好的春光将属于何人。

"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赊",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日月如梭,视野所及的天空广阔无垠,寓言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浩渺。"小德最怜渠,丹颊三髻丫",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赵景周的直接描述,可能是指对方年轻、面带红润,有着孩童般的天真,形象生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春天的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洪咨夔的诗才在其中得到了体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寄赵景周抚干(其一)

罨画春树碧,逢迎系行舟。

酒尽可以起,更作须臾留。

我方鹤投笼,君已鹰脱韝。

相期在岁晏,赠之珊瑚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高子厚

盘隐门下客,流落馀两个。

我故稔子穷,子亦谅我懦。

稚松高未尺,早望屋脊过。

小莲出才寸,便誉车轮大。

急滩倒撑船,狭路错推磨。

不诮材无堪,祗叹命未作。

沽酒劳阒寂,裹饭问寒饿。

为分猢狲愁,相对橐驼坐。

有无共甘苦,休戚先吊贺。

绸缪平生期,荏苒岁月蹉。

人情少耐久,世事难预课。

欲寻买山盟,恐踏算瓮破。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晚晴

子规声里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挟雨倒回风有力,避山横转水无心。

人于熟处难为别,酒到离边不柰斟。

渔叟底知如许事,棹歌穿入暮烟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梦中和人梅诗山矾韵(其二)

竹外横梢半欲乾,透香肌骨不胜寒。

定知天上梅花脑,不比人间柳絮矾。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