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题赠秋林草堂图》。诗中以“书剑飘飘年复年”开篇,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接着,“感侯相见即相怜”,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知音的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行藏只说都由已,穷达宁知却在天。”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认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走向,但最终的成就与否,却受到命运的安排和限制,体现了对命运既无奈又接受的态度。
“远塞关河迷落日,故山庭院锁秋烟。”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边塞景象,夕阳西下,烟雾缭绕,既有壮丽之感,也蕴含着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故山庭院锁秋烟”则将思绪拉回故乡,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最后,“多情猿鹤应贻诮,荒却当年种秫田。”诗人自嘲自己如同多情的猿鹤,被思乡之情所困扰,以至于荒废了当年辛勤耕种的田地,暗含了对自己生活现状的反思与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