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其九)夜会问荅十

霜中笛,落梅一曲瑶华滴。

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终头已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寒霜中吹奏的笛子,落下梅花的旋律如瑶池之水滴滴作响。
我却不知道那青女究竟是何方神圣,还没吹完三遍曲子,我的头发就已经斑白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杂体诗(其九)夜会问荅十》。诗中表达了一种哀伤和感慨的情绪。

"霜中笛,落梅一曲瑶华滴。"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一位隐者在霜冻之中吹奏着笛子,而落梅则伴随着音乐,像琉璃般晶莹剔透,每一滴都显得格外珍贵。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清高脱俗的情怀。

"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终头已白。" 这两句则转换了情境,从笛声中引出了一个神秘的女性形象——“青女”,诗人对她的一无所知,反而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而“三奏未终头已白”则表达了一种悲凉和沧桑之感,似乎在短暂的音乐旋律中,岁月匆匆,生命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音乐的描绘,以及对某一女性形象的神秘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杂体诗(其十)夜会问荅十

月下桥,风外拂残衰柳条。

倚栏杆处独自立,青翰何人吹玉箫。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杂体诗(其二)奉和鲁望齐梁怨别次韵

芙蓉泣恨红铅落,一朵别时烟似幕。

鸳鸯刚解恼离心,夜夜飞来棹边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药]韵

杂体诗.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双声溪上思

疏杉低通滩,冷鹭立乱浪。

草彩欲夷犹,云容空澹荡。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杂体诗.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叠韵山中吟

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