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示宁国县官

农家乐,农家有田负城郭。

枯桑回青杨柳黄,手把犁锄事东作。

城中近有能长官,官税民徭务从薄。

吾农但愿风雨时,打鼓催耕转村落。

千仓万仓输到官,跻彼公堂献康爵。

三冬闭门吃饱饭,谁人得似农家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农家乐”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和农民对官府政策的期待。

首句“农家乐,农家有田负城郭”,开篇点题,将“农家乐”置于城乡对比之中,突出农民生活的质朴与自足。接着,“枯桑回青杨柳黄,手把犁锄事东作”,描绘了一幅春耕的生动画面,枯木复苏,杨柳泛黄,农民手持农具,忙碌于田间地头,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农事景象。

“城中近有能长官,官税民徭务从薄”,诗人巧妙地将农民与官府联系起来,表达了农民对官员治理的期望,希望官府能够减轻赋税,减轻劳役,让农民得以喘息,过上较为安定的生活。

“吾农但愿风雨时,打鼓催耕转村落”,农民的心声跃然纸上,他们渴望风调雨顺,希望官府能够适时发布农事指导,引导农民有序耕作,让村落充满生机。

“千仓万仓输到官,跻彼公堂献康爵”,描绘了丰收后的场景,农民辛勤劳作,最终收获满满,这些成果被送往官府,作为贡献,同时也体现了农民对官府的尊重和感激。

“三冬闭门吃饱饭,谁人得似农家乐”,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农民在冬季闭门休息时,也能饱食无忧,享受着简单而满足的生活,这种幸福感是其他阶层难以比拟的。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农民与官府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农民对于稳定生活和官府政策的深切期盼。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憎王孙

王孙尔为何代客,陵谷变迁归不得。

衣冠毁裂不似人,放浪形骸恣飘忽。

春山高高春树苍,尔乃结党成跳踉。

山下有田多百谷,尔复蹂践不得将。

喧呼万状绝可恶,见人亵狎乃所长。

我独嗟尔类,不如狗与彘。

狗彘犹能依附人,尔何为乎自轻弃。

形式: 古风

野禽鸣

告天儿,何独悲,脊令原上春风吹。

雄雌颉颃羽䙰褷,路旁行人愁见之。

蓦然撅起数百丈,以声叩天将为谁。

其音嘈嘈,其尾佳佳。

喉乾口燥无了期,使人听之心胆摧。

中原板荡十馀载,五兵血战三精亏。

黄沙漫漫草离离,髑髅如霜骨如雪。

彼苍高高知不知,匪风下泉感於斯。

念汝微物知安危,告天儿,何独悲。

形式: 古风

啄木

啄木啄木,尔何为乎碌碌。朝飞茂林,夕飞丛麓。

倚利觜而斧坚,索虫蚁以充腹。

其役何劳,其得何足。

秋风烟陇嘉禾熟,胡不从之啄金粟。

形式: 古风

浙右苗帅率猺獠来归右司王恺往慰之因其回作诗以赠

昭代垂洪业,皇风被远人。

三苗驯礼化,五岭净烽尘。

况值来归际,宜加抚慰谆。

兹行关国政,重选得儒臣。

陆贾曾通越,张仪每到秦。

秖应谈寸舌,孰与布深仁。

羽檄通宵下,星麾介晓陈。

冒云扳石磴,乘月渡溪津。

崖气沾衣湿,藤枝刺眼新。

野人争共看,属吏候相亲。

远道经踰月,遐征未浃旬。

只今全补报,曷敢后艰辛。

外阃趋迎久,初筵礼数频。

片言垂恳恳,百诺进循循。

上日回丹旆,高秋拥画轮。

麒骝惊过电,猺獠集悬鹑。

归拜彤庭晓,徐回玉殿春。

启居亲顾问,献纳赖咨询。

将命功堪赋,来宣事绝伦。

为君歌雅颂,想像画麒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