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隆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第七首。诗中以“眼里不著沙,耳里不著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修行者对于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即在眼见耳闻时,能够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和。
接着,“堪笑老俱胝,无端竖一指。”这里提到的老俱胝是禅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通过这个典故,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某些禅者过于执着于形式或外在动作,而忽视内心真正修行的讽刺。竖一指的动作,在禅宗中往往象征着指示或强调,但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反讽的符号,暗示这种行为可能只是表面功夫,而非真正的领悟与实践。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清净、超越表象的精神,也对某些修行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温和的批评。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诗人传达了对于真正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