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吴篷载玉。算石湖镜影,曾见鸳宿。

莫费新声,重换盈盈,伤春早倦丝竹。

相思更比梅花瘦,任月满,高楼西北。

想那时,授简题香,翠袖也怜清独。

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

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

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

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鉴赏

这首《疏影》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其词意深邃,情感细腻,以“吴篷载玉”开篇,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意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石湖镜影”、“鸳宿”、“梅花”、“马塍一径草”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寄托。

“算石湖镜影,曾见鸳宿”,以石湖的倒影和鸳鸯栖息的情景,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相聚,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莫费新声,重换盈盈,伤春早倦丝竹”,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相思更比梅花瘦,任月满,高楼西北”,通过梅花的瘦弱形象,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月光洒满高楼,更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想那时,授简题香,翠袖也怜清独”,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那时的女子或许也因孤独而更加珍惜这份清雅的相守。“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将昔日的风流之地与眼前的荒凉景象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在歌声与琴音中寻找慰藉,试图在艺术中寻觅心灵的归宿。

“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深情眷恋,同时也对新曲的出现感到一丝无奈和哀怨。“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以泪花寄托思念,期待东风能将这份情感传递,渲染出一幅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整体而言,《疏影》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法曲献仙音.和片玉词题漱药盦

兰荐风疏,茜帷云密,好夜长将愁度。

抱月教歌,替花分泪,新成燕帘莺户。

正翠烛围香处,沉沉小楼雨。醉时语。

算重逢,误伊憔悴。佳约近,多病未应顿阻。

妆束澹风流,映山眉、还带愁妩。

解惜惺惺,托深情,空有豪素。

怕眉边梦老,又趁断肠人去。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寿楼春.和梅溪赠夔笙同年

寻西园年芳。甚眉边旧月,还恋吟窗。

可忆题花吹泪,瘦来东阳。凋旅鬓,催柔肠。

被燕莺、欺人清狂。

怕屧步销金,钩斜瘗玉,犹见故宫妆。

欢期短,离天长。早词成楚怨,歌换吴腔。

那更凭高怀远,未春先伤。空有梦、归何乡。

倦路迷,桃源渔郎。但遗佩江皋,重逢莫忘兰芷香。

形式: 词牌: 寿楼春

苏幕遮.两裆

碧纹圆,红晕皱。一寸芳心,解护花前后。

忆著单绡初试酒。玉臂酥莹,交枕销魂骤。

掩双襟,怜半袖。熨遍轻盈,细细相思扣。

恁使衣香和梦旧。为贴冰肌,也占新来瘦。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苏幕遮.帕腹

剪霞单,兜月小。豆蔻新梢,春染郎怀抱。

半幅罗云双玉罩。吹蕊挼香,漏泄红情早。

臂纱宽,胸镜俏。络索明珠,暗锁情丝老。

密密花房容粉爪。叠作同心,解得连环少。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