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百可园(其二)

乾坤长变化,日月共居诸。

海内谁知已,山中此旧庐。

荣光卑二鸟,憔悴忆三闾。

谢却周公梦,冥心混沌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对自然宇宙的感悟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乾坤长变化,日月共居诸”开篇即揭示了宇宙万物无常变化的本质,日月同在天际运行,象征着自然界永恒的循环与交替。这种对宇宙规律的洞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颔联“海内谁知已,山中此旧庐”则转而表达个人情感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身处广阔的世界,或许只有在内心深处,才能找到真正的知音与归属。山中的旧庐,成为心灵避世之所,象征着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

颈联“荣光卑二鸟,憔悴忆三闾”运用对比手法,将“荣光”与“二鸟”、“憔悴”与“三闾”相对照,表达了对人生荣华与困顿、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其中,“二鸟”可能暗指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或选择,“三闾”则可能指向屈原,这位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以其高洁的人格和悲壮的命运,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这一联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

尾联“谢却周公梦,冥心混沌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梦想的放弃与对原始、未被世俗污染状态的向往。周公是古代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人物,此处“周公梦”可能象征着传统儒家理想与道德追求。诗人通过“谢却”二字,表明了对这些传统束缚的超越,转向了一种更为纯粹、原始的心灵状态,即“冥心混沌初”,意指回归到宇宙本源,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和审美情趣,以及对理想生活与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0)

郑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海上(其一)

孤城海上若星棋,闻说三迁事更悲。

百谷东南空地力,九秋潮汐自天时。

黄湾水落鱼虾乱,白塔烟深草木迟。

鼛鼓年来犹未息,何人肉食抱长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海上(其二)

独立沧溟叹禹功,长堤隐见乱涛中。

盐田何处芦花雨,茅屋谁家燕子风。

漂泊苔痕连水碧,参差枫叶带霜红。

珊瑚树底垂纶者,岂尽天涯白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诸将四首(其一)

太原天险傍云中,保障今谁第一功。

西顾榆林东上谷,汉家京兆此扶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诸将四首(其二)

朔马前驱摧紫塞,材官北面守黄河。

风尘不断千山动,浑脱相牵一苇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