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到霅陇

春峦如佳宾,应接何敢暇。

我来日与对,不觉迫初夏。

繁林涌翠雾,经综密无罅。

鸣鸟间啼莺,郑音忽奏雅。

萋萋碧草间,晔晔赪紫亚。

幽栖绝俗交,燕坐陪僧话。

论事覈古今,谈禅悟生化。

新茗瀹云涛,迥胜酒新榨。

嘉蔬煮玉版,可鄙食肉者。

时诵渊明诗,万虑足陶写。

芳春背人去,归舟行步驾。

好山不可载,写入无声画。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的山峦像尊贵的宾客,迎接我怎能不忙碌
我每日来访,不知不觉已到初夏时节
茂密的树林中弥漫着翠绿的雾气,经络纵横交错没有缝隙
鸟儿们此起彼伏地鸣叫,犹如郑国的雅乐突然奏响
碧绿的草丛中,鲜艳的红色植物低垂
在这幽静之地远离尘世交往,静静地坐着聆听僧人们的谈话
我们讨论古今之事,参禅领悟生命的变幻
新采的茶叶泡出云海般的波涛,远胜过刚榨的新酒
鲜美的蔬菜煮得如玉般洁白,对于那些吃肉的人来说显得可贵
时常吟诵陶渊明的诗,足以消解万般忧虑
美好的春天悄然离去,我乘船归去,脚步轻快
再美的山景无法装载,只能留在无声的画卷中

注释

春峦:春天的山峦。
佳宾:尊贵的宾客。
迫初夏:不知不觉已到初夏时节。
郑音:郑国的音乐。
萋萋:茂盛的样子。
幽栖:幽静的隐居生活。
燕坐:静静地坐着。
新茗:新采的茶叶。
玉版:比喻洁白的菜肴。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峦之美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感。开篇“春峦如佳宾”即设定了整个诗的意境,将春日的山峦比喻为优雅的宾客,给人以温暖而又不失庄重的感觉。“应接何敢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好景致的珍惜与期待。

“繁林涌翠雾,经综密无罅”描写了树木郁郁葱葱,叶片间弥漫着细碎的春日之雾,营造出一种幽深而不失明朗的氛围。紧接着,“鸣鸟间啼莺,郑音忽奏雅”则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音乐美的追求。

“萋萋碧草间,晔晔赪紫亚”中的“萋萋”一词形容了草地的繁盛,而“晔晔”则是对阳光透过树叶散落在草上的柔和描写。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命力的勃发。

“幽栖绝俗交,燕坐陪僧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心灵交流的向往。这里的“幽栖”和“燕坐”都强调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安详,而“绝俗交”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尘世联系的割离。

“论事覈古今,谈禅悟生化”一句,则是对哲学思考与禅宗修行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这里的“论事”和“谈禅”都体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哲学与禅宗的思考,构建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在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写作,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之美的赞赏,也展示了个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探索。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星夕前露坐观行云有作

一气有聚散,变化莫能测。

氤氲弥太虚,肤寸繇触石。

翕如华盖张,纷若纤纩擘。

缉缉鲸布鳞,翩翩凤展翼。

祥或旗为黄,祲或珥为赤。

友风而子雨,俄如翻墨汁。

白衣与苍狗,怪状殊不一。

露坐晚观天,时近双星夕。

霭霭从何来,于粲绚金碧。

突如怒涛涌,屹若奇峰立。

黼黻盛彰施,文绣烂组织。

良由天孙巧,匪自屏翳出。

我不为柳州,去拙有所乞。

我不效汾阳,荣进占所得。

但愿焕有章,落笔成五色。

毋使若贝锦,胥谗以作慝。

伤哉杼轴空,民力敝东国。

安得化为缯,散漫浩万匹。

衣被此一方,群黎遍尔德。

仍须语河鼓,牵牛勤负轭。

勉耕左角田,雨作蒸民粒。

穰穰俱满家,庶以给冗食。

形式: 古风

春山

青山四时好,春至尤盛丽。

润泽散冲融,华滋出枯悴。

云根鳞甲动,风柯羽旄曳。

群芳间点染,一碧互经纬。

组绣列障陈,缋画崇屏倚。

嵬昂如帝尊,黼黻俨衣被。

我老得馀暇,时来领胜事。

穿云度舟楫,披雾纵屐履。

涓泉幽响生,鸣鸟繁声脆。

天然成妙奏,人籁恶可拟。

息游返靖庐,纷华以静对。

独坐勘古书,冥观参物理。

光景犹驹驰,色象亦蝉蜕。

至人善观山,夫岂悦浮靡。

懿此静秀姿,万古挹清致。

形式: 古风

春归

红飞绿腻晴昼迟,木香满架柔条披。

芳菲过眼能几日,娱乐常少多忧悲。

东君归计何太早,四序光阴如电扫。

今年花谢复明年,祇使看花人易老。

萧然白发朱颜苍,竞春肯学儿童狂。

不如坐对岁寒木,清谈与客穷书囊。

形式: 古风

春怀(其三)

时来桃李妍,春风乃知己。

时去桃李萎,春华俱梦寐。

芳菲气不齐,一一理犹是。

何如松与柏,无荣亦无悴。

浮生寄旅亭,万事若流水。

富贵等空花,灭没无足纪。

身前苟遗臭,身后乌可洗。

我愿为松柏,不愿为桃李。

长保千岁姿,盘根涧阿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