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曾仲躬侍郎

公道欣从禁路开,世家今有伟人来。

共推掌学文清手,突过谈兵杜牧才。

老眼知人明月镜,时情荐士冷秸灰。

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公正之道欣喜在朝廷之路开启,世家之中迎来了伟大的人物。
众人共同推崇他为掌管学问的能手,他的文采如同杜牧般谈论兵事才华出众。
老眼识人如明镜,洞察世事,选拔人才却如冷秸秆灰般冷静公正。
他的诗歌创作法则鲜活而明确,希望能让各方人士听到后如同雷鸣般震动心灵。

注释

公道:公正的道理。
禁路:朝廷之路,指政治权力中心。
世家:贵族或有权势的家庭。
伟人:杰出的人物。
掌学:掌管学问。
文清手:文学造诣高超的人。
杜牧才:比喻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文学才能,杜牧是唐代诗人。
老眼:经验丰富的眼光。
明月镜:形容洞察力敏锐。
冷秸灰:比喻选拔人才时的冷静和公正。
诗章活法:诗歌创作的灵活法则。
诸方:各方人士。
听若雷:像雷声一样震动人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表达了对伟大人物到来的期待和赞扬,以及诗人的自信与才华。

“公道欣从禁路开”一句,通过对“公道”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于正直之士能够畅通无阻地施展才华的喜悦。这里的“禁路”,既可以理解为朝廷中的高门深院,也可以比喻为才能得以施展的道路。

接下来的“世家今有伟人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期待,表明诗人认为当前的世家中涌现出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这个人物将会带来重大影响和改变。

“共推掌学文清手”,则描绘了诗人与这位伟大人物共同推崇学习和文学,两人都拥有纯洁无瑕的手,这里暗示着他们的品行和才艺都是不染尘埃的。

紧接着,“突过谈兵杜牧才”一句,通过提及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以此来形容诗人自己的文学才能。这里的“突过”,意味着超越常规,显示出诗人的自信与才华非凡。

老眼知人明月镜,时情荐士冷秸灰”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洞悉他人,同时也在推荐人才,但这种推荐带有一种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这里的“明月镜”,比喻为清晰无瑕的心灵之镜,可以照见世间真相;而“冷秸灰”则形容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

最后,“诗章活法从公了, 要使诸方听若雷。”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像法律一样被广泛遵循,并且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就如同响彻云霄的雷声一样。这里的“诗章活法”,指的是诗歌具有生动活泼,能够引导世人的力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伟大人物的期待和赞美,以及诗人自身才华与自信的展示,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人才以及个人影响力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的信念。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园中梅有开者寄呈当涂叔祖

春到林梅得重权,首冬疏萼巳争先。

移栽尚记陪深斝,静看因思觅近篇。

佐世勋庸金鼎味,贪閒怀抱竹篱烟。

临风欲寄横斜去,梦绕江城暮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

故故论年赏,新看惜未多。

一香参众树,千月下纤娥。

今雨胡能阻,秋虫亦复歌。

有情毋吝醉,斯世合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改旧诗戏成

不作新诗只改诗,当家功用亦几希。

全牛迎刃未能解,六鹢遇风先退飞。

欲脱规模还似旧,枉教躯干不曾肥。

何如尽付红炉火,免使群公说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时贤有爵高名重而不自由者再念閒居之可乐为赋长句

多幸因愚得养恬,林扃风变陡寒天。

杯传蕉叶温成酒,袄织梅花软入绵。

经室炉添羊胫炭,道床屏护鹧斑烟。

遥思病叟头如雪,冒冷遐征想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