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博士登俊赠西域地图

客从军中来,遗我盈丈纸。

展卷列丹青,大荒靡涯涘。

嵯峨于阗山,蜿蟺伊丽水。

轮台及阳关,如在掌上指。

汉唐殊名称,回夷互迁徙。

服畔靡有常,古来多战垒。

白骨沉沙窝,金刀折涧底。

寒暄异中华,幅员空万里。

有壤不可耕,得民不可使。

唐虞声教讫,西被流沙止。

聚米虽良谋,形势何足恃。

素壁张斯图,聊识大亥趾。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钱博士登俊赠西域地图》由清代诗人沈青崖所作,通过描绘一幅西域地图的壮阔景象,展现了对历史与地理的深刻洞察。

诗中开篇以“客从军中来,遗我盈丈纸”起笔,引出一幅巨大的西域地图,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辽阔无垠的地域之中。接着,“展卷列丹青,大荒靡涯涘”两句,描绘出地图上的景象如同真实世界一般,广阔无边,令人叹为观止。

随后,诗人以“嵯峨于阗山,蜿蟺伊丽水。轮台及阳关,如在掌上指”四句,具体描绘了地图上的山脉、河流、城市等地标,仿佛将读者置于地图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地理特征,感受其壮丽与神秘。

“汉唐殊名称,回夷互迁徙。服畔靡有常,古来多战垒。”这几句则揭示了西域地区自古以来的历史变迁和战争频繁,反映了这片土地上民族的迁徙与冲突。

“白骨沉沙窝,金刀折涧底。寒暄异中华,幅员空万里。”诗人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环境的险恶,强调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差异,以及这片广袤土地上所承载的苦难与挑战。

最后,“有壤不可耕,得民不可使。唐虞声教讫,西被流沙止。聚米虽良谋,形势何足恃。”诗人反思了历史上的治理策略与局限性,指出即使在古代文明中,对于如此辽阔且复杂多变的地域也难以完全掌控,表达了对历史智慧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一幅西域地图为载体,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更蕴含了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

沈青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蒹葭

秋色浮江上,烟波共渺然。

苍茫迷远渚,寥落向遥天。

折叶惊寒雁,飞花点钓船。

伊人不可即,怅望水云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喜晚香辞幕府归出示新诗留饮

千尺流泉百尺松,白云丹嶂自从容。

偶同麋鹿游城市,终觉鶢鶋厌鼓钟。

句就烟霞频出手,醉馀磈垒肆填胸。

明朝便蜡寻山屐,到处随君蹑旧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闺人赠远

日夕上高楼,云山一望秋。

悠悠渡头水,空送往来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张鸿勋惠读看云吟稿作长歌奉柬即送其南还

病夫高枕掩关卧,晨罢栉沐惟枯坐。

有客投我诗一编,急起把读积懑破。

砰訇振作钟镛声,错落咳成珠玉唾。

十年人海奔堀堁,诗笔不留点尘污。吁嗟乎!

山鬼笑人文不灵,素衣化缁衫犹青。

小住为佳归亦得,扬舲南指垂虹亭。

送君行,饮君酒。顾此身后名,期在勿速朽。

台阁诸公自衮衮,富贵岂同金石寿。

但令作述高等身,何必黄金印悬肘。

君归林屋勤著书,肯学丈人山隐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