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地有百区皆近水;室无一面不当山。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副对联由晚清名臣左宗棠所作,其文笔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与居住空间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上联“地有百区皆近水”描绘了一幅广阔天地间,每一处区域都紧邻水流的画面。这里的“百区”并非实指具体的数量,而是泛指众多区域,通过“皆近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水乡泽国、四通八达的景象。水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生命之源和财富之象征,此处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寓意着繁荣与生机。

下联“室无一面不当山”则转而聚焦于居住环境,强调了房屋四周皆有山峦环绕的情景。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象征着稳重、崇高和力量,这样的布局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壮丽的视野,同时也寓意着隐逸与超脱世俗的境界。通过“无一面不当山”的表述,突出了山与居所的紧密联系,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氛围。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居住环境相结合,既展现了左宗棠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又能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兰州四川会馆联

刻铭天山石;喜作巴人谈。

形式: 对联

南菁书院讲堂联

绎志多忘嗟老大;读书有味且从容。

形式: 对联

新疆省昭忠祠联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来征战几人还。

形式: 对联

菜畦联

闭门种菜;开阁延宾。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