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宫(其一)

秋气清可娱,幽岩涤襟腑。

夕阳催客行,归栖得洞府。

人意近上皇,山境入太古。

摘菜兰蕙丛,剪笋琅玕坞。

世味不到山,芳菰香彻釜。

凉月侵卧内,捣药闻禽语。

曾食仙鼎丹,常年于此处。

夜则鸣丁当,昼乃晦毛羽。

仿佛青云人,文采不自诩。

忽焉谷风号,如潮涌江浦。

窗棂影动摇,知有林中虎。

云昔晋郭文,乘骑不相忤。

不同城市中,见者罗患苦。

俄听金竹坪,曙色声钟鼓。

起寻无骨箬,微霜白平圃。

吾愿此终焉,不必鸾鹤伍。

何为山中人,翻思游远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蔡环黼的《洞霄宫(其一)》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秋气清可娱”点明了季节的清爽,给人以愉悦之感。诗人漫步在幽深的岩壑间,心境得以洗涤,"幽岩涤襟腑"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舒畅。

"夕阳催客行,归栖得洞府"写夕阳西下,催促诗人归宿于山中的洞府,暗示着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接下来的诗句,"人意近上皇,山境入太古",通过比拟,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盛世的追慕。

诗人在此采摘兰花、嫩笋,享受山野的清新与美食,"世味不到山,芳菰香彻釜",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对山中生活的满足。夜晚,月光洒落,捣药声伴着鸟鸣,显得静谧而神秘,"曾食仙鼎丹,常年于此处",暗含着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然而,山中的生活并非全然宁静,"夜则鸣丁当,昼乃晦毛羽",暗示着山中也有不为人知的声响,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以晋代郭文的典故,对比城市中的喧嚣,"不同城市中,见者罗患苦",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远离尘嚣。

黎明时分,钟鼓声响起,"俄听金竹坪,曙色声钟鼓",带来新的一天开始的信号。诗人寻找无骨箬,欣赏着霜白的田野,表达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深深喜爱。最后,他表白心志,愿意在此终老,不愿与鸾鹤为伍,"吾愿此终焉,不必鸾鹤伍",展现了对山居生活的坚定选择。

然而,诗人心中仍有所思,"何为山中人,翻思游远所",流露出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淡淡怀念,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乐趣与矛盾,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独特追求。

收录诗词(3)

蔡环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霄宫(其二)

维宋设宫观,有使有提举。

其制虽戾经,养贤丰禄糈。

所以殿阁臣,引疾自华膴。

南渡建炎中,内祠比京府。

洞霄典物隆,主者皆宰辅。

牧心作志书,惜未偻指数。

后遂弗深考,漫列《朱子》主。

校官祀《春秋》,徒然荐笾俎。

遗献竟久湮,靡文此进俯。

往者竹垞翁,翻史详为谱。

姓名及爵里,因年分次序。

百一十四人,历历可披簿。

其中多名流,遗徽映岩户。

应据曝书亭,作为邓志补。

否且锓诸木,悬诸两庭庑。

庶几垂不刊,来者目共睹。

毋虚道院游,于是可道古。

形式: 古风

山房听琴

不识琴中音,但爱琴中趣。

古曲荡烦声,玄音淡尘虑。

山房春寂寥,曲涧寒泉注。

泠泠水石间,幽人自相语。

形式: 古风

访梅道人塔步陈烛门师韵

卖卜胥塘便作家,至今高致拂云霞。

诗传画里千竿竹,易在枝头数点花。

烟老秋庭笼古橡,雨添春水荐新茶。

徘徊不觉寒林晚,独对西风数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同董愚溪探梅邓尉夜宿万峰禅院

舣舟虎山桥,探梅入邓尉。

绿畴如掌平,相携踏寒翠。

野水略彴横,古柏罗阴隘。

龙斗与虬翔,险怪非人意。

平台何岧岧,烟煴迷花气。

如入众香国,令我心禅醉。

迤逦复前行,林萝转蔽翳。

长风振乔柯,泠泠净襟袂。

殿角露山腰,即之路转昧。

僧雏出翠微,引入山中寺。

晚饭饱嘉蔬,轩窗豁远眦。

旷望极高深,郁泱荡胸次。

嗒焉我丧我,尘心了无自。

禅榻茶话清,松月照无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