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其一)

幽栖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轮唤不还。

大似文元居道院,又如退傅过香山。

梦回帷幄青冥上,醉堕风波浩荡间。

向使胸中有荣辱,那能八十鬓毛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偏远之地隐居已算满足,皇上派车来请也无法回官场。
这就像白居易住在道观,或者像辞官的官员游历香山。
梦中仿佛回到皇宫的深邃之处,醉酒后跌入广阔无垠的江湖之中。
如果心中仍有荣华与耻辱的计较,又怎能忍受自己八十岁头发斑白。

注释

幽栖:隐居。
略具:大致具备。
便休官:就足以辞去官职。
帝:皇帝。
蒲轮:古代用蒲草裹车轮,表示尊敬。
唤不还:叫他也不肯回来。
大似:非常像。
文元:白居易的字,这里借指有相似经历的人。
居道院:住在道观。
退傅:辞去官职的太傅。
过香山:游览香山。
梦回:梦中返回。
帷幄:皇宫的代称。
青冥:天空。
醉堕:醉酒后陷入。
风波浩荡:形容广阔的江湖。
向使:假使。
胸中:心中。
荣辱:荣耀与耻辱。
那能:怎能。
八十:八十岁。
鬓毛班:头发斑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吕祖谦所作,名为《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幽栖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轮唤不还" 表示诗人在隐蔽之地安顿下来后,就准备放弃官职,即使皇帝派人来召唤,也不打算返回。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官场的淡然态度。

"大似文元居道院, 又如退傅过香山" 比较自己与历史上的隐逸,比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又称陶潜或陶元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的“大似”表明诗人自比隐逸,而非仅是想象。

"梦回帷幄青冥上,醉堕风波浩荡间" 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忘我境界的情形。在这种状态下,诗人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和解脱。

最后两句 "向使胸中有荣辱,那能八十鬓毛班" 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看破与超越,即便是年过八旬、头发斑白,也不再在乎世间的荣辱得失。这里的“向使”表明假设,强调即使有所挂念,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淡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超越世俗荣辱的追求。

收录诗词(106)

吕祖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庭坚聘君挽章二首(其二)

大门三世旧,是邑两公同。

易策它年绝,诗筒去岁空。

朱帘豹隐雨,白马虎溪风。

好在慈恩塔,亭亭翠霭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陈庭坚聘君挽章二首(其一)

沙尾三家市,人声半米盐。

悠然搔短发,忽此见长髯。

觞咏欢初合,溪山气已添。

丰城埋剑夜,太史定先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陈能之少卿挽章二首(其二)

二父官曹接,诸郎砚席通。

流年何鼎鼎,见日每匆匆。

马走谁怜我,麟书近得公。

又成交臂失,楚些铎声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陈能之少卿挽章二首(其一)

往在西台日,调娱用力艰。

善人终有恃,公道亦徐还。

既去言方白,重来鬓已班。

清名配詹事,千载赤城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