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谌山感古

风林渺阴森,山径窈纡错。探幽入岧峣,俯深迥眙?。

杂鸟乘春鸣,奇花色夭灼。

感此节序新,悠然缅心怍。

故旧复几许,三载两寂寞。

寂寞夫何如,意远力不作。

忆昔同宴好,讵足计离合。

惠风吹荷衣,时雨注丛薄。

行吟紫芝曲,坐盘清泉酌。

颜色华飞霞,襟度矫群鹤。

绵绵趣远道,耿耿竟摧落。

人生岂多日,已复半凋剥。

不见出户时,旭日向西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谌山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风林渺阴森,山径窈纡错”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与蜿蜒曲折的小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探幽入岧峣,俯深迥眙?”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对深邃景色的惊叹。

“杂鸟乘春鸣,奇花色夭灼”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欢快地鸣叫,奇花绽放着鲜艳的颜色,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与美丽。诗人通过“感此节序新,悠然缅心怍”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故旧复几许,三载两寂寞”流露出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情,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相聚的短暂。接下来“寂寞夫何如,意远力不作”表达了面对孤独时的无奈与无力感。

“忆昔同宴好,讵足计离合”回忆往昔与朋友欢聚的美好时光,认为离别与相聚都是自然的过程,不必过于计较。诗人借“惠风吹荷衣,时雨注丛薄”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行吟紫芝曲,坐盘清泉酌”展现了诗人漫步于山间,吟唱着紫芝之歌,坐在清澈的泉水旁饮酒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最后“颜色华飞霞,襟度矫群鹤”形容诗人的风采如同天边的彩霞,胸襟宽广如群鹤飞翔,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绵绵趣远道,耿耿竟摧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虽然充满曲折与挑战,但内心依然坚韧不拔。最后“人生岂多日,已复半凋剥”感叹人生的短暂,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炭渚公馆夜坐

长松倚孤月,虚馆何沈沈。

共此三秋色,怀彼万里音。

参商耿天汉,鸿雁悲风林。

君子畏时运,小人歌苦辛。

晨兴各有适,履霜余怆心。

形式: 古风

过徐洪悲赋

昔我落地时,严君官水部。

受檄据要津,飞旌启前路。

志喜且衔恩,嘉名期必副。

弧矢初满月,轩车拂行露。

兰署历三正,药裹更多故。

积疳苦善啖,羸形迟学步。

枕臂从僵木,蹋被任垢污。

劬劳可提携,出入仍忧怖。

敢望付琴书,聊思应门户。

何知三十年,分违不得顾。

病犹畏子知,书频向人度。

千里寓恩勤,一旦自倾仆。

返哺愧乌鸟,行役悲屺岵。

毕命拟相从,遗言惧终负。

重舣清风亭,忍见含烟树。

树木今几围,主人在何处。

问天天岂应,瞻云云不住。

因悟死与生,有若朝还暮。

逝者无复返,老矣将安措。

誓将未灭身,永作中流柱。

形式: 古风

送王良弼归越

志士如乔林,美人如琼芝。

丛薄不足恋,发秀宁嫌迟。

南薰转朔吹,色染悲素丝。

谁能扬污渠,独复流清漪。

穷老岂不恶,所思达者稀。

遥遥怀古心,良抱无苟施。

之子如有意,慰我白华诗。

形式: 古风

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其一)房云捧旭

雄图启炎运,英杰持灵筹。

早抽黄石秘,晚随赤松游。

鸿飞孤云逝,蝉蜕空山留。

乃知达机士,进退良有由。

羡君遗世纷,登陟兹夷犹。

晞阳驻颜色,千载为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