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五首(其三)

面不同兮心亦殊,执一求之君何愚。

星有好风或好雨,世人岂得均所图。

孔赞《韶》兮墨非乐,遵叱驭兮阳回车。

林中亦有嗜腐鸟,海上犹闻逐臭夫。

此欲前兮彼则却,彼所吐兮此复餔。

促席接襟议靡惬,异域殊疆志或投。

达人旷视任自然,小儒曲士竞区区。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行路难五首(其三)》,主要探讨了人性的多样与矛盾,以及个体选择的差异性。首句“面不同兮心亦殊”形象地描绘了外表各异而内心想法各不相同的现象。接下来通过“执一求之君何愚”,批评了那些坚持单一标准而忽视个体差异的行为,认为这种做法过于愚蠢。

诗人以“星有好风或好雨”为喻,暗示世间万物各有其偏好,人们不可能都满足同样的期望。他引用孔子对《韶》乐的态度和墨子对快乐的看法,表明不同的价值观和喜好。接着,诗人指出即使在自然环境中,也有如“林中嗜腐鸟”、“海上逐臭夫”的特例,强调了个体选择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此欲前兮彼则却,彼所吐兮此复餔”进一步揭示了对立与交融的动态过程,人们的需求和欲望互相影响,难以调和。在社交场合,“促席接襟议靡惬”描述了意见不合,难以达成一致的场景。最后,诗人提出“达人旷视任自然,小儒曲士竞区区”,赞赏通达之人能顺应自然,而拘泥之人则斤斤计较,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以及在面对差异时应有的包容和理解。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五首(其四)

忠信不获显,众人害其上。

世事风波纷荡漾,变化无方何可状。

公旦金縢功罔判,伏波铜柱师何壮。

周王汉帝岂不明,谗言入耳心不谅。

骨肉天亲尚有疑,他人岂得无迁放。

生命飘蓬随所向,繁华谁保不凋丧。

何为坐叹行复嗟,郁陶终日忧讥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行路难五首(其五)

四坐且莫諠,听我促节歌路难。

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

泰山可移志不徙,寒烬从知无再然。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年。

形式: 乐府曲辞

咏怀三十四首(其一)

两仪立枢要,万事具纪纲。

智士运机权,一童驱百羊。

羽重金或轻,尺短寸有长。

壮夫苟失据,反为竖子伤。

独茧引六鳌,纤缴连双鸧。

操持贵不谬,得失讵有常。

始悟制人术,岂在多与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怀三十四首(其七)

儒生峭崖岸,抗颜论诗书。

磬折周伦类,直方向朋徒。

吐辞厉信义,皎日耀天衢。

外表高洁谈,腹内蕴穿窬。

命侣发瘗子,探口出含珠。

金椎碎腐颊,青青歌应胪。

圣言岂不伟,反为行劫需。

诵说苟非人,阶乱岂胜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