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

白铁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白铁工具磨砺青色稻谷,砧板上落下细细的稻壳。
世人都怜爱细小的脖颈,赛马场上的骏马却畏惧长长的牙齿。

注释

白铁:指白色的铁器,可能指农具。
剉:磨刀或挫平。
青禾:青色的稻谷。
砧间:磨刀石或者砧板之间。
落细莎:落下细小的稻壳。
世人:一般人,普通人。
怜:怜悯,喜爱。
小颈:细小的脖子,通常形容马或鸟类。
金埒:金色的马栏,形容富丽堂皇的赛马场。
畏:畏惧,害怕。
长牙:指马或其他动物的长獠牙,象征力量或威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属于他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十七首。从诗中“白铁剉青禾,砧间落细莎”两句可以看出,这里描绘了一幅马儿在田野间奔跑的情景。“白铁”指的是马的蹄铁,“剉青禾”则是形容马儿在绿色的谷物中奔跑时的情态,而“砧间落细莎”则描写了马蹄踏过的地方,细小的草屑纷纷扬扬,显得十分生动。

接下来的两句“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表达的是人们对于这些马儿身上的特征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态度。“世人怜小颈”中,“怜”字意味着人们对这些马儿优雅的颈部感到欣赏,而“金埒畏长牙”则表明人们对于那些强壮、带有长牙(即马齿)的马匹抱有一种敬畏之心。李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他对马的深刻观察和细腻笔触,也透露出了他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美感的独特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儿外貌和动态的精致描述,展示了李贺在描绘自然景物方面的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动物尤其是马这种重要役畜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祗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綵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