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三)

翻翻红药,以殿归春。欲留无计,当阶巡循。

丈夫堕地,桑弧有闻。离忧亦乐,莫顾消魂。

嗤彼郑风,溱洧淫奔。乃以狎昵,而秽花神。

何以洗之,铜山寒云。闺房之恋,非我思存。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为《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所作的十首诗中的第三首。全诗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礼教束缚的不满与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首句“翻翻红药,以殿归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红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接着,“欲留无计,当阶巡循”表达了一种无法留住美好时光的无奈感,同时也暗示了对某种追求的执着。

“丈夫堕地,桑弧有闻”引用了古代习俗,意指男子出生后要射箭以示勇敢,这里暗含对男性角色的期待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离忧亦乐,莫顾消魂”则表达了即使在离别和忧愁中也能寻找到快乐,不必过于沉溺于悲伤的情绪之中。

“嗤彼郑风,溱洧淫奔”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讽刺了当时社会中过度放纵的爱情观,强调了作者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乃以狎昵,而秽花神”表达了对轻浮行为的反感,认为这种行为是对美好事物的亵渎。“何以洗之,铜山寒云”则是对如何净化社会风气的思考,暗示了通过某种力量或方式来改变现状的愿望。“闺房之恋,非我思存”最后点明了女性内心深处对于自由恋爱的渴望,与外界的约束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传统习俗、社会现象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爱情以及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女性对于自我价值和情感表达的觉醒。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四)

赤符已熄,九鼎一丝。孔明蔓菁,姜郎继之。

小草难微,大厦所支。汉中军容,细柳垂垂。

倘复国仇,我固当归。马儿虽谲,亦慑雄姿。

成败论人,百口纷滋。可怜闽峤,扁担成师。

形式: 四言诗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五)

疏食菜羹,清绝黄郎。不知肉味,闻之庙堂。

赤帝继粟,十囷成仓。其种维何,是曰米囊。

晚弃米囊,其气愈昌。浃旬不死,孝陵馈浆。

夫人稽首,奎墨之旁。为公抚孤,熟餍糟糠。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六)

在昔忠烈,就养无方。输心郑鄤,以文相臧。

党人障天,蒙谤堪伤。惟墨衰子,坐政事堂。

孤臣远戍,望云旁皇。书一百卷,皆十八章。

闺中先见,我心所降。眷为北堂,勿之洛阳。

形式: 四言诗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七)

清漳降神,有石壁立。疾风迅雷,孤根不慹。

乃有寒铁,与相嘘吸。太古之心,一气足挹。

拔出众芳,妙香熠熠。蔷薇晚卧,对之雨泣。

石丈欣然,晨昏长揖。为惜濂溪,所见未及。

形式: 四言诗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