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道中

冉冉秋序高,劳劳客程促。

如何霜霰交,不见原野肃。

颠崖绚夕红,古涧漾寒绿。

非惟藤蔓敷,亦复芳气馥。

物生固有常,气候殊过续。

以兹羸疾身,动往居瘴毒。

念彼闽村人,田稀口如粟。

耕种上青云,妻孥力凉燠。

吁嗟公私弊,群需待其熟。

安得廉耻吏,俾之食常足。

上以承恩光,下以厚风俗。

丹心映皓首,我何自拘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顺昌道中》描绘了秋季旅途中的景象和感慨。首句“冉冉秋序高”点明时令,暗示季节转换,旅途开始于秋高气爽之际。接下来,“劳劳客程促”表达了行旅的匆忙与艰辛。“如何霜霰交,不见原野肃”描绘了霜降后景色的变化,虽有寒意但未见严冬肃杀,反映出诗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

“颠崖绚夕红,古涧漾寒绿”通过色彩对比,展现出山崖在夕阳下泛红,而古涧则泛着寒冷的绿色,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冷暖交织。诗人接着写到藤蔓生长繁茂,散发出芬芳的气息,暗示生机勃勃。

然而,诗人并未忘却现实的困苦,“物生固有常,气候殊过续”暗指社会不公,百姓生活艰难,特别是想到福建乡村的人们,田地稀少,人口众多,生活艰辛。他感叹“吁嗟公私弊,群需待其熟”,揭示出社会问题和百姓期待丰收的愿望。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希望有清廉的官吏能让人民衣食无忧,既能报答皇恩,又能淳化风俗。他以“丹心映皓首,我何自拘束?”收尾,表达出自己虽年迈但仍怀有济世之心,不愿自我束缚,希望能为改善民生尽一份力。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个人旅途的体验,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期待。

收录诗词(629)

范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字:亨父
  •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 生卒年:pēng)(1272—1330

相关古诗词

玉台

晓出玉台道,山川稍夷旷。

只愁滩石际,磊落更万状。

市楼倚崖岸,山顶列石障。

是中更有人,隐约葱倩上。

我愿从之游,长风涉玄阆。

还归保精路,高视神目王。

空濛飞鸟过,惨淡回波放。

由来心力疲,会意乃益壮。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节妇王氏

妾年四二三,始识月团团。

十二学女工,刺绣如鸳鸾。

十九嫁夫家,事姑施衿鞶。

夫婿良家儿,世籍为王官。

虽联朱紫贵,不习绮与纨。

过庭执诗礼,开口若惊湍。

风仪在一时,争作玉人看。

天地忽降毒,摧折青琅玕。

回首四十春,景光若流丸。

贞心守松柏,芳性轶芝兰。

落月帘帷曙,西风机杼寒。

沈思往昔事,泪下红阑干。

豪客至茅屋,举家窜林峦。

入房卫病姑,身死白刃攒。

相向义怜释,视死色无难。

亲知为叹息,保社为辛酸。

欲与上州府,为妾旌门阑。

妾实无所愿,所愿在所安。

妇人往从人,阿母涕汍澜。

送行遗之语,敬顺无违欢。

匹偶固有时,宁知忧患端。

辛苦蹈物变,岂羡身独完。

殷勤谢旧故,闻者摧肺肝。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赠海康举进士者

圣主征儒用文学,翩翩五士起海角。

元戎虎帐飞荐鹗,泮水成材玉新琢。

吉日举饯钟鼓作,皇华大夫绣朱襮。

快马凿蹄轮脱斫,相送西风出郊郭。

问君此行事何若,于菟要是赤手缚。

候雁南飞不逾岳,洞庭山秋木叶落。

词场先锋夺霜锷,万里青山上黄鹤。

明光宫中问礼乐,董生策有经济略。

一朝声名动河朔,往取青紫如六博。

前年礼闱开峻擢,明当接武丝纶阁。

归来锦衣照丘壑,人生无如进士乐。

呜呼,人生无如进士乐,勖尔高步翔寥廓。

形式: 古风

送菊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

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