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道隐为罗济能赋

三茅之山仙所都,华阳洞在山之隅。

丹房药室秘灵异,洞天之名诚不虚。

彼美人兮学仙徒,卜筑近爱华阳居。

当门列岫耀圭璧,满地白石堆琪玗。

杜门少与尘事接,终日闲观鸿宝书。

或时采芝度溪谷,或时招鹤来庭除。

兴阑高卧北窗下,松门瑟瑟鸣笙竽。

唤醒十载江湖梦,长啸一声山月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华阳洞旁的生活情景,充满了仙风道骨的意境。首句“三茅之山仙所都”,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这里与仙人有关联。接着“华阳洞在山之隅”进一步具体化了地点,引出后面的描述。

“丹房药室秘灵异,洞天之名诚不虚”两句,赞美了华阳洞内环境的神秘和奇异,暗示其与修仙有关。接下来,“彼美人兮学仙徒,卜筑近爱华阳居”则引入了主角——一位学习仙术的美女,她选择在此居住,显示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当门列岫耀圭璧,满地白石堆琪玗”描绘了隐居之所的自然美景,山峰如圭璧般闪耀,白石堆砌成各种形状,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杜门少与尘事接,终日闲观鸿宝书”则表现了隐士远离尘嚣,专心于阅读仙道书籍的生活状态。

“或时采芝度溪谷,或时招鹤来庭除”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另一面,他时而采摘灵芝,时而召唤仙鹤,过着与世隔绝但充满灵性的日子。“兴阑高卧北窗下,松门瑟瑟鸣笙竽”则描绘了他在松树环绕的窗下休息,松风吹动,仿佛有笙竽之音相伴的情景。

最后,“唤醒十载江湖梦,长啸一声山月孤”表达了隐士从过去的江湖生活中醒来,通过一次长啸,感受到孤独与自由并存的深刻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襄城伯李公桃花马歌

四平诸孙今总戎,爱马喜得桃花骢。

首如渴乌竖两耳,目犹夹镜明双瞳。

肉騣碨礧汗流赭,满月点作胭脂红。

饱食常怀玉山下,顾影尚忆瑶池中。

有时骄嘶似矜宠,顿令庭院皆春风。

紫燕赤骠乃其亚,一出能令冀北空。

总戎报国存精忠,况有神骏来遭逢。

云台勋业立可致,不让当年卫霍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题方壶画

龙虎仙山在何处,玄馆琳宫锁烟雾。

人间昨夜风雨过,瑶草琼芝长无数。

金门羽客方方壶,早年曾在山中居。

身如野鹤无定着,心与浮云同卷舒。

平生喜作南宫画,醉墨淋漓恣挥洒。

峰峦远近分淡浓,笔意神奇多变化。

斯图自信超凡流,眼前景致清而幽。

树昏似觉云初起,石润应疑雨乍收。

神乐道人能鉴识,得此宝之犹重璧。

方壶仙去已多年,龙虎风光宛犹昔。

形式: 古风

送医官陈义成之任

太丘闻孙忠孝俱,平生喜读轩岐书。

医人每收十全效,种杏已成千百株。

今年被荐来京国,新授医官承宠渥。

缙绅祖饯出都门,别酒香凝金错落。

潞河雪霁冰澌流,好风催发沙棠舟。

南经铁瓮趋吴郡,东度钱塘望处州。

括苍山色青无数,归马能谙旧行路。

悬知三月到家时,细雨落花春已暮。

形式: 古风

孟浩然图为工部郑侍郎辰赋

灞桥雨雪初霁时,策蹇近自都城来。

飘萧乌帽任风欺,携琴童子能相随。

平生隐操人所知,不意何事游京师。

鹿门山色空参差,襄阳耆旧今有谁。

茹溪钱君笔法奇,写出当日风流姿。

郢州刺史亭久隳,丹青谁复如王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