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慧聚寺集句

全吴临巨溟,青山天一隅。

静境林麓好,胜槩凌方壶。

泓泓野泉洁,暧暧烟谷虚。

攀云造禅扃,跻险筑幽居。

道人刺猛虎,复来薙榛芜。

咄嗟檀施开,以有此屋庐。

侧叠万古石,功就岂斯须。

磥砢成广殿,鬼工不可图。

有穷者孟郊,过此亦踌躇。

赋诗留岩屏,词律响琼琚。

我访岑寂境,幸与高士俱。

时升翠微上,凉阁对红蕖。

岸帻偃东斋,果药杂纷敷。

上方风景清,华敞绰有馀。

高窗瞰远郊,万壑明晴初。

赏爱未能去,赪霞照桑榆。

老僧道机熟,闲持贝叶书。

秉心识本源,高谈出有无。

茗酌待幽客,顿令烦抱舒。

儒道虽异门,意合不为殊。

抖擞垢秽衣,惟有牟尼珠。

馀生愿休止,投策谢归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慧聚寺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深刻体验。首句“全吴临巨溟,青山天一隅”描绘了慧聚寺所处的地理环境,它位于广阔的吴地边缘,青山环绕,仿佛是天地间的一角。接着,“静境林麓好,胜槩凌方壶”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美景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仙境一般。

“泓泓野泉洁,暧暧烟谷虚”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山谷的空灵。诗人继续深入,描述了在云雾中攀登至禅房的过程,以及在险峻之地建造隐居之所的情景。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还有修行者的坚韧与智慧。

“道人刺猛虎,复来薙榛芜”展现了僧侣勇敢与决心,他们不仅面对自然界的挑战,也勇于清除心灵的杂草。随后,“咄嗟檀施开,以有此屋庐”表达了对施主慷慨捐赠的感激之情,使得寺庙得以建立。

接下来的几句“侧叠万古石,功就岂斯须”赞美了工匠的技艺,即使是最古老的石头也能被巧妙地堆砌成宏伟的殿堂。而“磥砢成广殿,鬼工不可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技艺的非凡之处,仿佛是鬼斧神工之作。

诗人提到孟郊也曾到访此地,并留下了诗句,这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在慧聚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高士共度时光,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享受着凉爽的阁楼和盛开的荷花。他甚至在东斋休息,品尝着果药的香甜。

“上方风景清,华敞绰有馀”描绘了寺庙的广阔与清静,高大的窗户俯瞰着远处的郊野,万物在初晴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直到晚霞映照在桑榆之间。

最后,诗人与老僧交谈,探讨着人生的真谛,饮茶以待来访的隐士,这使得他的烦恼得以缓解。尽管儒家与佛教在教义上有差异,但在精神层面却有着相通之处。诗人希望在这里度过余生,远离尘世的喧嚣,只留下一颗纯净的心,如同佩戴着牟尼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慧聚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深刻感悟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

葛次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一首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睡又醒睡,高唱夕阳孤岛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嵩山二十四咏(其一)青童峰

斩新高髻掠云开,翠色罗衣一样裁。

知有真仙此中住,故命天女捧书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嵩山二十四咏(其二)黄盖峰

一片黄云驻不飞,中天帝子欲何知。

不须更问玉人事,自有嵩高峻极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嵩山二十四咏(其三)浮邱峰

谁知方丈与瀛洲,尘世纷纷漫白头。

不到嵩山最高处,世人容易揖浮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