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伯㐆

京国几回别,风尘万里心。

旧游随世杳,新梦入秋深。

疏雨清尊共,繁霜元鬓侵。

契情烟墨外,点笔助遥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吴昌绶所作的《赠伯㐆》。诗中表达了诗人多次在京都与友人离别的感慨,以及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内心深处的情感。"旧游随世杳"描绘了过去的友情随着时光流逝而变得模糊,"新梦入秋深"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秋天深沉氛围的感触。

"疏雨清尊共"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在秋雨中对酌的场景,增添了凄凉又不失雅致的气氛,"繁霜元鬓侵"则以白发的增多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最后两句"契情烟墨外,点笔助遥吟",诗人将深厚的情感寄托于笔墨之间,通过远方的吟唱传达给朋友,展现出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学创作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情于景,富有深意,体现了吴昌绶作为清末近现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诗舲先生与潘功甫舍人诗简以酒和墨作书式之装册属题谨次其韵多用原诗本事

温和老去诗格新,须眉近古肝鬲醇。

长瓶大瓮远难致,有酒二斗原不贫。

分沾宾友苦未给,闭关独饮全其神。

犹馀杯沥润枯管,短笺题赠连墙人。

凤池后起特英妙,逍遥客与诗为邻。

城南新夏恣幽讨,杂花归路飘车茵。

慈仁顾祠盛槃敦,双松画本留胜因。

朝衫笑解亦易事,要凭曲蘖回青春。

百年文物尽凋谢,衣冠荡作京华尘。

酒边散帙一吟讽,如见先生来岸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师郑举瓶社以四月二十七日为松禅先师作九十生辰招同人集江亭感此奉呈

秋风桂影偶婆娑,似水门庭一再过。

说罢程文问知旧,朝衣未卸泪痕多。

三峰一笑我无缘,樱笋香厨四月天。

自是伤春工病累,年年容易误吴船。

金爵觚棱往事哀,玉阳史笔亦蒿莱。

孤亭落照衔荒埂,垂白门生掩袂来。

三十华年使节遥,镜中鸾舞太无憀。

春风词事俄周甲,红泪调铅剩未消。

形式: 古风

戊午岁除沅叔集同人为祭书之会赋诗记之

祭诗自慰肝膈苦,祭书非侈储藏多。

校雠岁遍六百卷,丹铅郑重逾吟哦。

主人政馀特閒雅,家庖仍约朋僚过。

胶州老史推祭酒,汾阳诗事勤蒐罗。

宋元明本日挂眼,旧游邓董同书魔。

后来诸子各英妙,能通流别工订讹。

病夫吴船倦残梦,笺题小令重摩挲。

归车冲寒兀羸马,冻笔手把空卮呵。

侧闻林亭擅幽胜,嫏环宝秘殊行窝。

明年此夕续高会,倚镫为补藏园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巩伯模文待诏袁安卧雪图沈盦先生依原卷录本传于后戏作一诗

洛阳积雪盈丈馀,令君按行未扫除。

虑俿尺度视今弱,辜较不外黍与肤。

六花飞荡大银海,何缘凿空寻穷庐。

似闻世界最末劫,依然亚夏娇相扶。

邵公拥衾太孤寂,或眤枕臂怀中姝。

孝廉一梦到公辅,前人快意今人吁。

我读黟俞癸巳稿,莠书笑叹儒迂愚。

汝南先贤周党笔,何乃徇俗工描摹。

恤人寒饿不千世,节概自足矜吾徒。

蔚宗刊削具史识,后来注补多繁芜。

流传丹青作事实,是非身后将毋诬。

衡翁小笔偶写意,北楼仿佛成新图。

松枝流淅疏竹折,短篱石径交萦纡。

吾门安得长者车,健儿拥彗为前驱。

病来未雪已噤ラ,独羡睡态饶丰腴。

同时标韵顾与厨,四世五公众所谀。

掩关僵卧亦常事,生平恨不逢建初。

京华冠盖杂蕉悴,眼中老矣谁呴濡。

灵飞妙楷珍尚书,窭人似解衣得珠。

摩挲一卷消永夜,题贉跑跒惭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