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白榴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如白榴花般高洁脱俗的女子形象。
首句“百子池头见丽人”,开篇即点出场景,百子池边,一位佳人映入眼帘,引人注目。接着,“冰姿玉质谢红尘”一句,以“冰”和“玉”形容女子的气质与外表,暗示其超凡脱俗,不染尘世之气。
“却看午月炎生雪”运用反衬手法,夏日炎炎,而女子的气质却如同冬日之雪,清冷而纯净,进一步凸显其独特魅力。“未到凉蝉鬓似银”则通过比喻,将女子的发丝比作银色的蝉翼,既表现了她的秀美,也暗示了她如同蝉一般,虽处喧嚣尘世,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乳燕粉巾珠簌簌,留仙素襞縠鳞鳞”两句,继续以细腻的描写展现女子的装扮与动作。乳燕轻盈,粉巾轻拂,珠饰叮咚,素衣轻盈,如同留仙般飘逸,又如水波中的鱼鳞般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优雅与灵动。
最后,“石家姊妹羞铅泽,何用朱幡入画新”两句,以历史上的石氏姐妹为典故,暗喻女子的美貌与气质超越了传统的脂粉妆容,无需额外的装饰就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女子自然之美与内在修养的高度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白榴花的比喻,巧妙地描绘了一位气质高雅、脱俗的女子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