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题苏氏耕乐堂》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年轻时渴望官场仕途到年老后向往田园生活的转变,以及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的满足与乐趣。
首句“少年思薄宦,既老思田里”点明了主人公年轻时对官场的向往,而到了老年则渴望回归田园生活。这种人生轨迹的转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接着,“耦耕非吾事,素食良所耻”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在田间劳作并非他的本职,而单纯的素食生活也让他感到羞耻,这反映出他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满足的渴望。
“时雨行东皋,平畴被流水”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农夫在东皋耕作,田野被流水环绕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和谐。“兴言命童稚,东作从兹始”则展示了农忙时节,孩子们也参与其中,共同劳动的温馨画面。
“饭牛桑苧阴,秉耒郊原里”进一步描绘了农夫在树荫下喂牛,手持农具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体现了劳动的辛勤劳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旧麦既青青,新苗复靡靡”通过对比旧麦的成熟与新苗的生长,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升堂举杯酌,閒暇阅经史”描绘了农闲时分,主人翁在家中品酒读书的悠闲生活,体现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
“有秋庶可待,敦本聊自喜”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坚守本分生活的喜悦,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最后,“古人不复存,斯士亦云已。食力吾所安,夜行贵知止”则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以及对自己选择的田园生活的肯定,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主人公在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和生活满足,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