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庵

庵庐占胜倚岩扃,中有高人谢俗名。

书卷独存标月指,松风听儗泻潮声。

袖磨银鼠花生缬,墨洒金鸾草间行。

回首浮荣空一梦,湖光蘸碧远山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梁大柱的《凝神庵》诗,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座隐于山岩之中的庵庐,以及庵中高人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句“庵庐占胜倚岩扃”,以“占胜”二字点明庵庐选址的优越,紧贴着岩石的边缘,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隐秘而静谧。接下来,“中有高人谢俗名”一句,直接揭示了庵内居住者的身份——一位远离尘嚣、不求世俗名声的高僧或隐士,其形象在读者心中逐渐清晰。

“书卷独存标月指,松风听儗泻潮声”两句,通过“书卷”与“月指”的对比,以及“松风”与“潮声”的联想,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静如水的氛围。月指,即月下的手指,象征着高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松风与潮声,则是自然界的声音,它们的和谐共存,暗示着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共鸣。

“袖磨银鼠花生缬,墨洒金鸾草间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高人的生活细节。银鼠花生缬的袖子,既体现了高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而“墨洒金鸾草间行”,则以书法的意象,表现了高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寓意着他在自然与艺术之间自由游走的精神境界。

最后,“回首浮荣空一梦,湖光蘸碧远山横”两句,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与升华。高人回顾往昔的浮华与荣耀,发现它们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幸福与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湖光倒映着碧绿的山色,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是高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完美融合,象征着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庵庐、高人、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与实践,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

梁大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柱字中砥,徙居镇江。入句曲山为道士

  • 籍贯:其先湘州

相关古诗词

滦京八景(其一)龙冈晴雪

阴山积雪亘春秋,霁景玲珑灿十洲。

玉展画屏当黼扆,翠凝香雾绕龙楼。

吟怀暖动鼠须笔,酒力寒轻狐白裘。

清署年年动游幸,冰壶六月坐垂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滦京八景(其二)滦江晓月

滦江晓月漾琉璃,皓景沈沈碧海西。

监牧平沙时洗马,趋朝青琐政闻鸡。

钟声破雾腾珠刹,桥影垂虹枕玉溪。

夙德词臣劳扈从,恩承紫诰又春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毛道士石田山房

数亩依山宅一区,喜存硗确胜膏腴。

近因辟谷怀黄石,也复耕烟种白榆。

玉气润多山水秀,松云飘尽鹤巢孤。

会当脱屣从师去,乞取青棂颗颗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荅虞叔胜用文靖公韵

青城文思涌波涛,子复长吟海上遨。

瞻望白云歌伐木,记从瑶岛得馀桃。

百年风雅谁能记,万里烟尘共此逃。

不是菊花知节序,一杯负却蟹双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