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百峰头霜气横,玉尊零落翠禽声。
寒绡三尺对虚牖,髣髴松林残月明。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题画梅(其一)》描绘了一幅冷峻而幽静的画面。首句“四百峰头霜气横”,以四百峰头笼罩着霜气,展现了画面的辽阔与寒冷,暗示了冬日山景的苍茫。次句“玉尊零落翠禽声”,“玉尊”可能指的是冰凌或雪中的梅花,与“翠禽声”形成对比,翠鸟的叫声在寂静中尤为突出,增添了生动与生机。
第三句“寒绡三尺对虚牖”,“寒绡”形容薄如蝉翼的窗纱,映衬出室内清冷,三尺窗户透出室外的景色,虚实相映,更显空间的深远。最后一句“髣髴松林残月明”,通过“髣髴”(仿佛)一词,诗人将读者带入月光下的松林,月色朦胧,与前文的霜气和翠禽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间月夜的画面,既有自然景色的壮丽,又有孤寂清冷的氛围,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不详
江南见梅只是梅,燕山见画殊依依。
西垣夜半草堂梦,青子绿阴雏燕飞。
春云拖影拂轺车,南出都门候吏趋。
两岁青齐仍苦旱,带将甘雨洗焦枯。
夜闻东壁饯文星,晓起西堂乍酒醒。
未许馀光分末坐,空吟佳句入无形。
歌停渭柳仍翻调,舞爱皋禽拟著经。
更与玉堂添故事,未应寥落叹槐厅。
危弦激清湍,奇香袅金兽。
佳辰良友集,高宴启清昼。
维时值升平,四郊息烽堠。
缙绅多暇日,遨赏遗俗旧。
况兹金玉人,声价儒林右。
十年期破的,一矢尚虚彀。
于焉送将归,不饮复何有。
薰风晚更起,叠嶂远仍秀。
遐观穷八纮,醉舞翻两袖。
区区蛮触争,琐细安足究。
尚怀禹稷心,未忍苍生瘦。
往者勿复云,来日知未后。
三年家政成,洗耳明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