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岘山谒羊侯祠》,通过“晋代传遗爱,羊祠独至今”两句,开篇即点明了对古代贤者的追思与敬仰,羊祠作为历史的见证,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不倒,传递着前人的恩泽与美德。
“岘山南郭上,千古一登临”,描绘了诗人站在岘山之巅,俯瞰千年的沧桑变化,每一次登临都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动。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先贤的景仰之情。
“未下看碑泪,犹怀仰止心”,在诗人眼中,那些记载着古人功绩的碑文,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更是情感的载体,每读一次,心中都会涌起对先贤的敬仰之情,泪水不禁滑落。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
“汤汤德泽在,日暮汉江深”,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现实,以汉江的深邃比喻道德的深远影响,即使是在日暮时分,那股道德的暖流依然在人们心中流淌,永不消逝。这里不仅赞美了羊侯的德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力量的坚信与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岘山羊侯祠的拜谒,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道德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赞美,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