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县斋·弦歌堂》由宋代诗人朱之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县斋中弦歌堂的景象与氛围。首句“洋洋百里起呕吟”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县斋内音乐声悠扬百里的景象,暗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深远的影响。接着,“惠化薰陶谷水阴”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音乐的教化作用比作温暖的阳光,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谷水阴处的心田,形象地表达了音乐对人心灵的正面影响。
“明月诗函三岛秀,清风曲奏一堂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音乐与自然、文化的交融之美。明月下的诗函,仿佛三岛上的美景,清风中的曲调,则在堂内回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艺术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音乐的美学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和谐共融的向往。
“武城浪说言游道,单父休誇子贱音”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音乐教育和政治治理的深刻见解。通过对比武城与单父的治政方式,诗人认为真正的音乐教育和政治治理应当注重内在的教化而非表面的形式,强调了精神层面的熏陶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最后,“政敏谁知过齐国,想君真得古人心”两句,表达了对诗人自身以及其音乐教育理念的自信与期待。诗人相信,自己的音乐教育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深入人心,影响深远,不仅在音乐上有所建树,更在政治智慧上有所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文化和政治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