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其九)

野入青芜巷,陂侵白竹门。

风高开栗刺,沙浅露芹根。

迸鼠缘藤桁,饥乌立石盆。

东吴虽不改,谁是武王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田野延伸进青草丛生的小巷,池塘水边白竹门也被浸湿。
风吹过,栗子树的尖刺纷纷张开,沙滩上芹菜的根部清晰可见。
老鼠沿着藤蔓攀爬,饥饿的乌鸦站在石盆旁觅食。
东吴这个地方虽然依旧如故,但还有谁能成为像武王那样的后裔呢?

注释

野:野外。
入:进入。
青芜:青草丛生。
巷:小巷。
陂:池塘。
侵:浸湿。
白竹门:白竹编成的门。
风高:大风。
栗刺:栗子树的尖刺。
沙浅:沙滩浅。
露:露出。
迸鼠:逃窜的老鼠。
缘:沿着。
藤桁:藤蔓。
饥乌:饥饿的乌鸦。
石盆:石制容器。
东吴:古代中国地区名,这里指代某个地方。
虽:虽然。
不改:依旧不变。
谁是:谁是。
武王孙:周武王的后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偏远乡村的宁静景象。开头两句“野入青芜巷,陂侵白竹门”通过对荒废田野和野草丛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被自然力量逐渐占据的农村画面,给人以时间流逝、人迹罕至之感。

接下来的“风高开栗刺,沙浅露芹根”则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刻画了环境的荒凉。狂风吹拂使坚硬的栗子树枝开裂,而河沙稀少也使得水中的植物根部暴露无遗,这些细节都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粗犷与凄清。

诗人通过“迸鼠缘藤桁,饥乌立石盆”这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环境中动物的生存状态。小鼠沿着腐朽的木头寻找食物,黑乌站在空旷的石制食盆边等待,展现了一幅野生动植物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景。

最后两句“东吴虽不改,谁是武王孙”则带有一丝历史的回响和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诗人提及了东吴,即古代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并通过“谁是武王孙”的问题,表达了一种对于英雄时代的怀旧和疑问,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渺小感和对历史荣耀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生动写实,以及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其十)

疏慵真有素,时势尽无能。

风月虽为敌,林泉幸未憎。

酒材经夏阙,诗债待秋徵。

祗有君同癖,闲来对曲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

三径风霜利若刀,襜褕吹断罥蓬蒿。

病中祗自悲龙具,世上何人识羽袍。

狐貉近怀珠履贵,薜萝遥羡白巾高。

陈王轻煖如相遗,免致衰荷效广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袭美留振文宴龟蒙抱病不赴猥示倡和因次韵酬谢

绮席风开照露晴,祗将茶荈代云觥。

繁弦似玉纷纷碎,佳妓如鸿一一惊。

毫健几多飞藻客,羽寒寥落映花莺。

幽人独自西窗晚,闲凭香柽反照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袭美病中闻余游颜家园见寄次韵酬之

日华风蕙正交光,羯末相携籍草塘。

佳酒旋倾醽醁嫩,短船闲弄木兰香。

烟丝鸟拂来萦带,蕊榼人收去约簧。

今日好为联句会,不成刚为欠檀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