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皋之上往来者徒习其名莫详其义庆历甲申岁余适延安过于其下于时夏虏梗边征戍未息窃感东山采薇之义叙其情而悯其劳因作五诗庶几不违周公之指且以释亭之名尔(其一)

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

行人过于此,那得不相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山岭上的两条溪流汇合在一起,
过路的人经过这里,怎能不产生思念之情。

注释

岭上:指山峰之巅或山脊之上。
双流:两股水流。
会合:交汇、融合。
行人:过路的人。
过:经过。
此:这里。
那得:怎能。
不相思:无法不产生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岭间两条溪流汇合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行人对相思亭的感慨。"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写出了山中的两股清泉,它们似乎懂得在某个时候会相聚在一起,这种描写隐含了一种自然界中生命体之间和谐共处的情趣。

接着,诗人通过"行人过于此,那得不相思"表达了对这座亭子的情感寄托。行人经过这个地方,看到溪流的会合,不禁让人产生了无尽的相思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情感共鸣。

诗中的意境清新而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通过山水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自然景物中寻找精神寄托的传统美学观念。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大热

山泽欲焦枯,炎光满太虚。

不知天地外,暑气复何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其二)

麦田小雨陇微青,草树欣欣照晚晴。

花下客来醒亦好,犹胜闭户过清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其一)

五陵年少竞春晖,肥马银鞍白玉羁。

何似松间煮新茗,更来花底覆残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