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
行人过于此,那得不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岭间两条溪流汇合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行人对相思亭的感慨。"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写出了山中的两股清泉,它们似乎懂得在某个时候会相聚在一起,这种描写隐含了一种自然界中生命体之间和谐共处的情趣。
接着,诗人通过"行人过于此,那得不相思"表达了对这座亭子的情感寄托。行人经过这个地方,看到溪流的会合,不禁让人产生了无尽的相思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情感共鸣。
诗中的意境清新而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通过山水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自然景物中寻找精神寄托的传统美学观念。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柳似妖饶舞,花如烂漫妆。
那堪陇头水,呜咽断人肠。
山泽欲焦枯,炎光满太虚。
不知天地外,暑气复何如。
麦田小雨陇微青,草树欣欣照晚晴。
花下客来醒亦好,犹胜闭户过清明。
五陵年少竞春晖,肥马银鞍白玉羁。
何似松间煮新茗,更来花底覆残棋。